明朝的宝钞之所以烂大街,惹得天怒人厌,主要还是不能兑换银子,也不能用来交税,说白了就是老朱自己都不太相信这玩意儿。

 还想叫别人相信,这不是痴人说梦吗?

 加上又胡乱的发行,不懂得节制,让大明的生产力,根本就跟不上宝钞发行的数量,最后不成废纸才怪。

 而这种以国家信用做基础来发行纸币,那是前世现代社会才敢干的事儿,可老朱却提前了整整六百多年,直接跨过了金银本位。

 朱慈烺前世虽然对金融方面不太了解,但也知道直到二战后期,各国才会废除金本位,纸币不再兑换黄金,所以暂时他也只打算老老实实的使用银本位,来发行宝钞。

 暂时也无法统计大明的生产力,同样打算老老实实的有多少银子,就印多少面额的宝钞,始终将宝钞和白银挂钩,这样便不会通货膨胀让宝钞贬值。

 待到北方恢复了元气,天下彻底平定后,那时便可以一两银子,印刷三四两宝钞,应该都不成问题。

 果然,事情也如朱慈烺预料的那般,挤兑风波也只持续了四五天,就有人开始拿着银子去换宝钞,到皇家店铺购买东西。

 而还没来得及将宝钞兑换成元宝的人,也不再像前几天那般,晚上熬夜都排在银行门口,显然大家都明白了,银行是不会关门的,皇帝也有的是银子,想什么时候换,就什么时候换。

 最终这次发放出去的一百多万面额的宝钞,银行只回收了近九十万,皇家店铺回收了十万左右,起码还有五六万面额在官员百姓手中。

 大多都是不足五两面额,不愿再去找别人合作去银行兑换银子,留在了手中,以备不时之需。

 而城中的其他店铺商户,也开始接受宝钞,不过一开始是一两银子只能当做五钱,后来慢慢的涨到八钱,但大家显然不是傻子,吃过了几次亏后,便不再同意了。

 与其亏钱花掉,还不如去皇家店铺买些粮盐,或者是等着下次发俸禄了,凑够五两再去兑换元宝。

 对于这种情况,朱慈烺并没有强加干涉,既没有下令城中商户店铺必须接受宝钞,也没有下令他们不许故意贬低宝钞的价值。

 这种事情顺其自然更好,随着宝钞流通性的增加,银行的坚挺,商户们为了方便,自然会选择接受宝钞。

 而朱慈烺也将精力放到了发展工业上,和培养皇家幼童上面去了。

 这次他在宣府大同及山西,总共带来了五千名六至十岁的幼童,又在四军屯田的军户中挑选了五千名,足足一万名幼童都送往了国子监统一教育。

 他打算先让着一万幼童学习四年的爱国教育,一边识文断字,一边打熬筋骨。

 四年后再分五千进武堂,另外五千则作为皇家政务人员学习律法等。

 为了让着一万幼童避免传统文人的污染,国子监不但采用的是封闭式管理,教授他们识文断字的老师,也都是识字的宫女和士兵教官。

 这些幼童都和皇家签了十年的卖身契,给他们的家人都补偿了一笔银子。

 此刻,创造监内,看着经过改进的纺织机,朱慈烺也是压抑不住心中的兴奋。

 他没想到短短两三个月,这五百名工匠纺织的妇女就能取得不小的进展。

 可见这纺织机,只要弄懂了原理,想要提升效率并不困难,只不过以前没人专研,或者说有人弄出来了,也被埋没掉了。

 纺纱机依然是一人脚踩,由一个纱锭增加到了三个,只是简单的机械结构改造。

 不过在没有轴承减少摩擦力的情况下,一个人纺三个纱锭已经是极限了,再多就要踩不动了,两只手也忙不过来。

 织布机倒是没多少进展,哪怕朱慈烺已经提醒过,关键就在织布的梭子上,但工匠们和会织布的宫女们,依然不知该如何改进。

 显然比起纺纱机,织布机要复杂的多,可能是古代最复杂的机器了。

 不过朱慈烺也没在意,织布机可以慢慢搞,防纱机提高了差不多两倍的效率,已经完全可以和江南棉布竟争。

 毕竟他主打的是最低端的棉布,对象也是普通百姓,粗糙一些没关系,关键是提高效率,将价格压下去。

 所以对改造出纺纱机的人员奖励了一番,就命他们继续改造,并且还给他们指出了用水车来带动纺纱机的思路。

 然后便抬着改造过后的纺纱机和一台织布机来到了制造监,命他们全力打造这两台机器,一個月之内必须要各自打造出一万台。

 为此还从军械监抽掉了上万名木匠加入,反正军械监的木工活已经干得差不多了,主要还是铁匠。

 又让采购监派人去山东大肆收购棉花,有多少收多少,然后都运到京城来,显然朱慈烺想要大干。
<-->>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