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竟然能带出游戏物品太叔邱 第273章 店大欺客(1/2)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
 这一碗,至少得现代五六包普通咖啡的量,于是贺相一整晚精神百倍,躺都躺不住,看了半晚上书,还又出来溜达了半天……

 第二天早上,好几个老头子一照面,就互相打听:“那咖啡可尝了?”

 “尝了,本官一夜没睡。”

 “我也是!我也一夜没睡啊!”

 下头的官员们无比好奇,纷纷打听,但谁也不知道这别国茗茶来自何处。

 最后倒是贺相说了一句,“皇上让本相提了招牌,想必是要开铺子的,诸位要喝,总有机会的。”

 下头官员自然纷纷点头。

 在本朝,基本上不会有言官参与民争利啥的,因为大盛朝开国以来,就一直一个穷字贯穿始终。

 前十来年不时的打个仗,打仗有多烧钱,真是没人不知道。

 后来这十来年,虽然不打仗了,但休养生息,天灾人祸的,也是拆了东墙补西墙,所以皇上做生意也不是第一回,哪怕知道背后是皇上,大家也只能揣着明白装糊涂。

 不然呢?

 要是叫百姓知道他们的皇上/国库这么穷,是好听是怎么着。

 再说了,赚了钱也是给国库,皇上是真没机会有私心/私库。

 只是皇上不怎么会做生意,时常会赔本儿,就是前阵子搞的光明灯,也不知是什么,瞬间火爆全京城,如今又有了咖啡。

 赏的也不多,也没人请客,倒是提神效果传的神乎其神,下头很多官员喝不着,心心念念的等着,就等开了业好尝尝。

 但他们急,沈昼锦可不急。

 她觉得,等到八月过后,乡试完的举子们纷纷赴京城,才是卖咖啡的好时候,所以她一点不急。

 倒是太子,得了她传的信儿,又听说他的文稿已经到了驾前,激动不已,收拾收拾就跟着过来了。

 沈昼锦跟他交待:“舅舅,我们打井的方式有些神异,不宜出现在文章中,你只写各处的风土人情,放开手脚写,不管好坏都不必避讳,做好‘帝王眼’。”

 太子点头:“我明白,锦儿放心就是。”

 两人正说着,外头有人报了进来:“主子,有个叫关九的人求见。”

 又是一个姓关的影卫。沈昼锦点了点头:“进来吧。”

 不一会儿,两个相貌普通的中年男子进来了,一见太子,也是微怔,施了一礼:“太子殿下。”

 太子也是一愣,点了点头,就站起来道:“锦儿你先忙,我走了。”

 沈昼锦点头,他就走了,关九向她施礼:“郡主,属下关九等,奉圣上之命,与郡主商议信政之事。”

 沈昼锦问:“此事你负责?”

 关九道:“是。”

 沈昼锦就给他讲了讲。

 她之前跟武宣帝也讲了,这个办法,主要是通过传送阵来实现,传送阵只是传送,省去路上的工夫,但却不能自动分检,需要人工去做。

 一般每个小县城,都只需要一进一出两个箱子,然后余下的事情就是人工了,但像府城,或者位置合适的其它城,就要做为“中转站”,就得有很多箱子,也需要一个人工分拣的过程。

 也就是说,每一片合适的区域,都需要设一个这样的“中转站”,中转站的传送阵是一对多的,所以每一个箱子摆放的位置,从一开始就要明确,是一点不能错的。

 现在首先要做的,最主要的就是先选定中转站,然后规划出来,才好刻箱子。

 当然了,也可以先确定箱子的样式,把原材料备齐,让沈昼锦没事的时候先刻着。

 关九等人如听天书。

 但最终也听明白了。

 沈昼锦又道:“另外,还有一点,因为传送阵也算是一种阵法,所以最好是在有阳光通风的地方,不要在密封的地方,效果会更久,也更好……”她想起来问了一句:“你们说,一个县城的信件,一天,最多能有几斤重?”

 关九两人对视了一眼,试着道:“有,一两斤?”

 沈昼锦道:“起初肯定是不多的,但有个两三年,当大家都知道这种写信方式靠谱之后,你们说会有多少?”

 关九道:“属下觉得,就算大家习惯了这样,写信的人也不会太多,民间识字的本就不多,穷人家也没太多钱请人写信,下县一天最多有个十几封,上县也不会超过两斤的。”

 沈昼锦点了点头,也没纠结这一点,一边又道:“另外,你们有没有想过,如何收费的问题,你们需要拟定一个收费标准,以及对人员的管理方式之类的,都拟一拟。”

 关九点了点头,又问:“每一封信有多少页纸,可有要求?”

 沈昼锦道:“我只管总重,来-->>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