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德帝还想装作不知,一脸好奇地继续演,被李俏俏翻了白眼,呛道,“御膳房的大厨手艺不佳?不合您心意了?竟然还能让您惦记上宫外的吃食。”

宣德帝一脸讪讪,搓了搓手道,“这不是秦师一直说好嘛,朕听得心里痒痒……”

李俏俏有些无奈道,“宫里的规矩您又不是不知道,这要是吃出事来,我几个脑袋都不够掉的。”

宣德帝一边对着全公公使眼色,示意他打开食盒,把糕点拿过来给自己尝尝,一边宽慰李俏俏,“你这小子,朕还能信不过你?”

李俏俏当然知道宣德帝此话不假,但君子不立于危墙之下,有些事情,能避免还是尽量避免的好。

“我特意空着肚子没吃晨食,今天来做您的尚膳监,给您试吃几个。”

李俏俏卷起袖子,用筷子夹起一个玉面黄金糕塞进嘴里,“这个是用玉米面、红枣、山药泥做的,您看看有没有忌口,自己注意着点。”

“软糯细滑,入口香甜,秦师说的没错,你这糕点做的属实一绝,朕的御厨拍马不及。”宣德帝刚尝了一口,就迫不及待地夸赞起李俏俏的手艺。

李俏俏信他个鬼,不情不愿道,“放心,下次做了给您也带一份,我祖父有的,秦师有的,您都有!”真是幼稚。

全公公听了,在心里憋笑:哎哟喂,万岁爷怎么跟要糖吃的小孩儿似的。

前面提到,除了秦师的帖子,李俏俏有邀必到,其他人发的贴子,她偶尔也会有选择地露个面、蹭个饭,走在贵人八卦的最前沿。

比如定国公家。

定国张良峰五十整寿,不光邀请了李俏俏、六部尚书等重量级大臣,还邀请了四王八公等达官显贵。

当然,主人家下了贴子是一回事,客人家来不来是另一回事。

这些年,定国公家日渐没落。虽然子孙繁多,但出息的一个没有。一家子上上下下近百口人,竟谋不来个一官半职。全靠祖宗荫庇,吃老本过活。

可以说,这一大家子,除了一等公的爵位有那么点分量,其他再没有任何值得别人另眼相待的东西了。

更何况,定国公的爵位五代而降,张良峰刚好是第五代,再往后便是侯爷、伯爷……

大家都道,除非张家后人里歹竹出好笋,能冒出来一两个好苗苗,不然定国公张家迟早要从大丰贵族中除名。

在大多数人眼里,定国公家的落魄已成定局,所以,除了张家的姻亲世交碍于颜面,不得不上门贺寿,其他人根本不屑于跑这一趟。

自家人知自家事,张家在朝中什么个行情,定国公自己心里也有数,是以,他虽然广发请帖,但寿宴当天,只让人准备了八十八桌席面。

请不来达官显贵,穷亲戚还是有不少的,能热热闹闹办个寿宴就很行,也算是全了他一等公该有的体面。

李俏俏回京之后很少参加私人宴会,吏部尚书、户部尚书、礼亲王等顶级权贵请她,她都不去,更何况定国公呢。

所以,等李俏俏悄无声息地出现在定国公寿宴上时,那些有幸见过她真容的小官小吏差点以为自己看花了眼,赶紧让人通知自家上峰、贵主去了。

定国公得了消息,自是惊喜万分,他也不知道自己是如何请动这尊大佛的,连忙带着儿孙上前招呼。

定国公过来的时候,李俏俏正拉着别人家的小厮津津有味地打听八卦呢!

定国公可能做梦都想不到,李俏俏之所以会来参加他的寿宴,只不过是因为当年李俏俏在徽州府城参加府试时,听了说书先生分享的一则豪门趣事。

【定国公世子张钰,因公然调戏欺辱定国公爱妾,被御史大夫杨大人弹劾目无尊长、人品有瑕,遂被剥夺世子封号。】

显然,对于少年时期听来的八卦,李俏俏把它当成大型古装连续剧来看了。只不过,她拿的是权谋剧本,想看宅斗剧本的话,还得到别人家来。

刚刚被她拉着问话的小厮,是定国公表亲家的。虽然一表三千里,但对于定国公家的花边新闻,表亲家的小厮知道的一清二楚,能非常详尽地跟李俏俏细数个一二三四五。

从当年的定国公爱妾,也就是如今的定国公夫人,当然,宣德帝并没有准允定国公的请封,到当年的定国公世子,也就是如今的国公府大爷,以及延续到第三代的战火。

>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