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凡不知道该用什么表情面对这个世界了。

  这个世界的变化,未免有些太快了,快到他这个三十多岁的“年轻人”都反应不过来了。

  在世界各国海军中,三十多岁的海军高级将领叫一声年轻人丝毫不显得过分。

  那些老牌国家,年轻将军可能有,但是一定不像顾凡一样,一定程度上能决定海军的走向。

  年轻人更能接受新事物,但顾凡这个年轻人觉得世界仿佛在和他开玩笑。

  风帆战列舰,从十七世纪中叶到十九世纪中叶,二百年间一直担任主力。

  铁甲舰,从十九世纪中叶到十九世纪末,约四五十年历史。


  老式战列舰,也就是前无畏舰,十九世纪至二十世纪初,二十年多一点。

  顾凡学的,主要就是老式战列舰战术,新式战列舰由南华推出,总参谋部自己研究战术。

  新式战列舰更年轻,满打满算也就十年不到,然后呢?潜艇出现了,其威力足以轻易摧毁战舰,本身又非常隐蔽。

  潜艇会不会取代新式战列舰,成为未来海战的主要兵器?这是顾凡思考的问题。

  如果把这个问题抛给英国或德国美国等任意一个国家,那群老头子会毫不犹豫的将提出这个问题的人发配到帝国最偏远的巡逻艇上。

  顾凡确实是年轻人,还在思考可行性,良久以后,他得出结论。

  “不行,潜艇的局限性太大了,鱼雷的命中率和可靠性都制约着潜艇的发挥。”

  “至少在解决载弹量和命中率、可靠性等问题前,潜艇不能成为主要兵器,我们依旧应该以大型水面舰艇为主。”顾凡念叨道。

  “什么?你怎么会有这种想法?潜艇确实还没成熟,但是即便成熟,它也永远无法取代大型水面舰艇。”刘一鸣听到了,笑着摇摇头。

  “为什么?”顾凡问道。


  在顾凡看来,潜艇潜藏在水中,隐蔽性强,可以轻松靠近水面舰艇,然后用威力强大的鱼雷逐一击破,完成攻击后,再从水下离开。

  制约他的,无非就是水下滞留时间,电池储电量,以及鱼雷的可靠性等技术性问题。

  技术性问题,只要出现技术突破,便能轻易解决,且这些不是非常困难的问题,大不了多花点钱和时间。

  “潜艇太脆弱了,只需要深水炸弹近距离爆炸,就能轻易重创潜艇。”

  “且,所有武器都有其局限性,海军作为进攻型兵种,所有进攻最终都要体现在陆地上,体现在滩头阵地。”

  “潜艇如何对滩头阵地和港口炮台进行打击?如何掩护陆军登陆?用甲板上那门76毫米炮吗?”刘一鸣笑着解释到。

  “而且,潜艇并非是完全隐秘的,发动进攻之前,潜艇要上升至潜望镜高度,用潜望镜进行瞄准。”

  “加上水下航行阻力更大,航速更慢,想要和敌人的水面舰艇正面对抗,非常困难。”

  “顶多算是奇兵,而不能算主力。”赵家兴也再一旁解释到。

  “我明白了,那么,我们有多少可用的潜艇?另外,我希望能上潜艇,实地感受一下使用状态。”顾凡说道。


  潜艇并没有纳入海军战斗序列,他不能直接调动,所以才这样说。

  “当然,你是总参谋长,海军所有兵器你都应该熟悉,熟悉他们的特点,性能,也好有个准备,万一遇到同样的武器,也好有所防备。”刘一鸣点头同意。

  “第十六代只有一艘,第十四代也能用用,还有第十代六艘,远洋性能较弱,主要用作训练。”

  “船厂内有六艘第十六代量产型正在制造,预计明年六月便能服役。”赵家兴拿起笔,在纸上写了个潜字,贴在棋子上。

  “明年六月,现有八艘潜艇用作训练,保守估计,三个月便能形成一定战斗力。”顾凡在纸上写写画画。

  “即便不能用于舰队决战,用于破交战也是极好,很少有货船能跑二十三节,76毫米炮弹又便宜。”

  “且,遇到敌人追捕,还能用鱼雷进行反击,完了还能潜入水下,打不过就跑,不丢人。”

  听着顾凡的话,刘一鸣在一旁哑然失笑。

  这个战术听起来比较狗,但是在一战却是非常盛行的战术。

  德国的U型潜艇最初也是用甲板炮对运输船进行威慑,要求船员打开通海阀门,允许他们携带必要维生物资上救生艇。


  后来英国人在快速货轮上装上76至120毫米速射炮,加以伪装,成为最初的猎潜舰。

  德国人吃过亏后,才不再上浮,而是直接使用鱼雷攻击货船。

  整个一战,U型潜艇的战果足足有一千三百多万吨(排水量)。

  正是这辉煌的战-->>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