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到他们回到南郑大营之中,刘禅都不想和魏延再说话了,他感觉简雍有一句话说的特别的对。

 这群寒门出身家伙,猛则猛矣,但是一个月总是时不时会有那几天,让人会有干脆弄死他们的这种想法。

 此时的刘禅就感觉,弄死魏延可能自己还能多活一段时间。

 这个家伙此时仗着自己实力强悍,然后必不可少,以及朝中君臣贤明,这就是在不断的作死啊。

 他哪里是不知道有事不能做,他就是知道此时他和当年的法正一样,就算是有天大的事情,为了大业,朝中的诸葛孔明都会给他解决,将屁股给他擦干净了。

 而且这厮还是很有原则,那就是他干什么都抓住理字,弄得一群人想要和他鱼死网破都费劲。

 魏延之前说的话,无非就是成都有些还不死心的人,想要借他魏延的刀杀人罢了,这是宫中之争,一般人就算是不想帮忙也尽量做到两不得罪。

 就算是非要得罪,那也是摆明了要站在他刘禅的这一边。

 可是再看看魏延,将对方得罪死了,然后在他这里,这是个狗屁的投靠,恐怕要不是知道这件事情对汉中乃至大汉都是有益的,这厮连自己都想一刀剁了。

 也难怪糜芳不回汉中,回来干嘛,被魏延剁了么?

 而此时刘禅回到了南郑大营之后,也在短暂的休息之后,见到了敢来的黄权,此时黄权并么有在南郑大营之中,而是进入了不远出的南郑城。

 现在的汉中已经开始慢慢的恢复生机了,趁着现在还有时间和精力,黄权也要快速的将汉中的行政中枢南郑恢复好。

 要不然等到了真的不得不将百姓迁徙进入城池的时候,他再继续收拾南郑城也来不及了就。

 而看到了黄权这个老熟人了之后,刘禅也放下心来,他知道此时朝中并非是没有更好的人选。

 丞相府的属官也好,他父皇麾下的亲信也好,并非是没有更加合适的人。

 黄权不单单是他父皇刘玄德的亲信大将,更是此时统领水军之人。

 此时将水军扔给了吴班和陈式两人之后, 直接来到了汉中,只是因为所有有资格来汉中执掌局面的人之中,只有黄权和刘禅的关系极好。

 这是刘禅的那位父皇要给他撑腰,魏延能够看出来的东西,成都的君臣怎么可能看不出来。

 不过即便是看出来了,他们也不会有任何的意见,就如同魏延和刘禅合作一样。

 这种事情虽然十分的尴尬,但是不得不说,这种事情也是对汉中乃至整个西川朝廷都要好的地方。

 西川朝廷,缺兵少将,同样也是缺少粮草辎重,人口还不够。

 当初他父皇攻打荆州,很多人都劝,但是作为丞相的诸葛孔明并没有怎么劝,除了劝不动之外,刘禅一直觉得他或许也抱着一种心思。

 那就是当初已经是人困马乏,西川已经到了生死存亡的境地了,到这个时候拼死一搏,没准还能将荆州拿回来。

 这不挺好的事情,就算是打输了,也能让孙权放弃和曹氏的联合,大不了从头开始。

 谁知道他那个父皇这么能祸祸,一下子,将这大汉最后的这点底蕴也祸祸没了。

 如今好不容易在南中和羌氐之地有了些许的希望,汉中也开始有了些许的希望,这个时候,自然是要稳妥为主。

 所以不管是因为刘禅,还是为了稳妥,如今还活着的刘玄德和诸葛孔明两个人说什么也不会在汉中找不痛快。

 而黄权也知道自己来这里的真正目的是什么,安抚逃难迁徙到此的百姓,虽然不知道糜芳到底是用了什么办法将这么多的羌氐胡人努力骗....劝到了汉中。

 不过既然有了这些人,自然是要好生利用他们。

 利用他们成为这汉中未来的希望,只要在汉中屯田成功,让汉中再次成为屯粮之地,那么日后北伐便有了一丝丝的希望。

 从成都运粮到汉中,然后囤积粮草在提供北伐,这消耗之大,简直是令人发指。

 可是从汉中直接屯田,然后提供大军北伐的话,只要汉中恢复了元气,那么西川就有了大消耗战的希望。

 毕竟这天下,不仅仅只有一个西川,还有一个叫做江东的地方。

 西川变脸的嫡系传人孙仲谋,这是个总能给人意外的家伙,曹氏也会不断的提防他。

 当夜,正式成为了汉中校尉的刘禅以及刘禅麾下司马的邓范两个人就进入了南郑城之中,而简雍则是带着两个小家伙跟着第二批运送粮草的士卒回到了成都去。

 他还有很多事情要做,当然,最重要的是,刘禅给邓范和谢缵两个小家伙找了一个真正的老师。

 大汉丞相诸葛孔明,这就是刘禅答应谢缵-->>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