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茯苓眼中满是欣喜,“真的?二哥儿周管事他们竟将笺纸做出来了?那什么时候能往外卖啊?”

余娇是昨日收到沈瑜的来信,余知舟和周管事从江南回来后,先是用余娇留下的手记,试着做出了楮纸。

那手记是余娇根据天工开物里的记载,又加上自己在秦岭山下对制作楮纸的见闻所写。

取楮树皮和嫩竹同塘浸润数日,用脚踏之,把楮树皮捆成小捆用清水蒸煮,将楮树皮扯成丝,用石灰浆涂,入釜煮,踏去石灰水,漂洗至色白,以滚开草木灰水沭泡,阴干河水洗料,蒸煮后水漂,剃去杂质,再次放入锅内蒸糜,揉碎成末,入槽加水搅拌,打槽捞纸,压去水分,火墙干燥,从墙上揭下纸张,整理切边打包。

这期间要经过四次蒸煮,余娇听北张村的楮纸传人说过,其中两次是清水蒸煮,另外两次是碱性溶液蒸煮,虽然过程有些麻烦,但经过这样处理得到的纸张,才能洁白如玉,纤维匀细,表面光滑。

余知舟他们又用楮纸制了十色笺纸,目前已制出红色小笺,和鹅黄小笺,余娇在手记中写了不光可以用花汁给笺纸上色,还可砑制图案,刷印山水花鸟制作花笺,余知舟他们还在尝试后两种。

“造纸坊已经运作起来了,正在赶制红色小笺。”余娇说道,“第一批笺纸制作出来,应要到年后了。”

沈瑜寄来的信中夹了两张笺纸,余娇已经看过质量,楮纸本就纸质柔韧,纤维交错,能体现墨色变化,抗老耐挫,在唐宋时期楮纸不仅用来印纸币,官方和私人文书,卷契,书籍也都采用的楮纸。

用楮纸制成的笺纸,既有楮纸的优点,样式也精美好看,很是适合在京城打开市场打出名气。

“咱们去杏楼庆祝一下。”余娇挽着余茯苓的手说道。

杏楼在京城的名气余茯苓也有些耳闻,她可是听人说杏楼就是一座销金窟,有钱人才去得起的地方。

她忙拉着余娇的手,“还是算了吧,你想吃什么,咱们多买些菜,我回去给你做。”

余娇微微一笑,拉着余茯苓往前面走去,“你不是说来京城要好好开开眼界,总不能白来一趟,走吧。”

她带余茯苓去杏楼并不是只为了开眼界,杏楼每十五日都有诗会比试,聚集了大量读书人,她们生产出的笺纸,若是能借上杏楼的东风,扬名和销售绝不成问题。

她想先跟余茯苓去杏楼看看,回去便可以好好计划一下如何才能借上杏楼的东风。

虽是白日,杏楼门外却客流如川,热闹非凡,三层相高的楼阁虽算不得高耸雄伟,可占地广袤,足有五楼相向,一进其中,便能觉出繁华富丽。

伙计笑容满面的迎了上来,余娇没要雅间,在一楼大厅要了张桌子吃堂食,好借机观察楼内的情形。

点了菜肴后,余娇让蒹葭和白露也都坐下一并用饭。

余娇仔细观察过,楼中来往的虽不乏衣着富贵的华服公子,但也有不少寒门子弟,他们似乎并不是为了吃饭,会径直去西三楼。

从一旁客人的聊天中,余娇听出西三楼似乎是专门为读书人准备的阁楼,杏楼每月十五举行的诗会便是在西三楼,平日若无比试,那里可供书生们讨论文章,交流学问,楼中免费提供茶水点心,这背后的东家倒是个十分会做生意的。

用过饭后,余娇想在楼中逛一逛,几人便去了主楼,拾阶而上。

看到连廊上布置的壁灯时,余娇想着若是晚上过来,杏楼定比白日还要更具观赏性。

她的目光落在挂满灯笼的飞桥上,忍不住朝飞桥走去,想亲眼看一看余启蛰对上的那副佳对。

余茯苓被杏楼内的繁华看得眼花缭乱,落后了几步,眼见余娇带着两个丫鬟都走上了飞桥,她急忙追去。

却不小心撞到了人,余茯苓趔趄了下,急忙欠身施礼赔不是。

这是一群衣着华贵的富家子弟,领头那人怀中还拥着个姑娘,余茯苓撞到的正是领头的富家公子哥。

这群人只是脚步顿了顿,似乎根本不在意,便继续高谈阔论,要往雅间走。

余茯苓松了一口气,赶紧迈步朝飞桥上正在看灯谜的余娇行去。

只是那富家公子怀中的姑娘回眸打量了余茯苓几眼之后,便踮脚与公子哥耳语了几句。

“站住!”

<-->>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