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折家军不同,折家军非常特殊。

一是地理位置,折家军地处西北,常年居住河边五镇之一的府州,西面就是夏国,北面辽国,所以他们不像太原,河间等地,只面对辽国的压力,而是两面受敌。

二是折家祖上是党项人,与夏国王室同族,是从前朝历经几百年的传世大族,一路打过来的,比景国国祚还长。

却因太祖皇帝知遇之恩,加其先祖为永安军节度使,准世代传承,于是为景国戍守西北,世世代代如此。

没有禁军拖后腿,没有朝廷掣肘,加上西北民风彪悍,折家军打起仗来可谓西北无敌铁军。

向西多次挫败夏国,向北连败辽国。

甚至在先皇时期曾经发生过这样的事,景国中央大军北伐大败,被辽军追着打,折家军在西面得知消息直接北上,越过国境攻击辽国境内要地。

折家军连战连捷,消息传到东面战场,迫使辽军主力匆忙回撤西调,东面景军主力才得以解围。

夹在夏、辽之间的西北之地能够如此安稳,很大一部分都是折家军的功劳。

三是折家军彪悍门风,折家二百多年历史,出过武将八十多人,其中女将占有半数左右,不只是男人能打,而是男男女女都能打。

之所以如此还是民风所致,西北之地可比不富庶中原,大家闺秀是不可能的,当地风俗哪个男人想娶妻子,要过的第一关就是必须一路不歇把女方背回家,以表明自己身体健壮。

两家挨得近还好,要是隔十里八乡那可不是开玩笑的,身体弱一点媳妇都娶不到。

正是这样的民风,导致折家军能征善战。

如果历史的车轮没有改变,在一个重文抑武的王朝,折家军的下场也会很惨。

历史上折家军在金国南下包围北宋首都开封时不远几千里,组织能战之兵东进勤王。

当时各方勤王军都在路上,开封久攻不下,重师道说金人不知兵,不该孤军深入,建议死守开封,等各路勤王军到后将六万金军困在河北两镇之间,围而歼之。

建议非常有道理,因为当时金军以骑兵为主,没带攻城器械,一时半会攻不破开封,种师道带来的军队在城外侧翼威胁恐吓,全国各地勤王大军都在路上,眼见就可以把孤军深入的金人围困。

结果在宫里的皇帝和文官们先怂了,派人向金人割地求和,年年上贡,俯首称臣。

当时折家军把能打仗的都带着东进去救皇帝,为了勤王,他们几乎带上所有最能打的精兵。

结果后方一直被折家军打的难受西夏得知这个消息,报复性大举进攻空虚的府州,烧杀抢掠,将折家军根基之地抢掠一空,连折家祖坟也被挖了。

其实对于折家而言,这个结果他们可能是想到的,但还是义无反顾向东勤王,结果走到一半的时候,前方传来消息,皇帝投降了,大宋皇帝割地求和,向金国俯首称臣,年年纳贡。

可想而知那时折家军会是什么心情,他们拼了命东进勤王,连祖宗之地,家族根基都顾不上了,被西夏人糟蹋了,结果才走到一半,你说皇帝投降了!

自此之后,折家军一蹶不振,再无当年威名,也不复拳打西夏,脚踢辽国的雄风。



这是一支悲剧军队,李长河之所以会想起来,是因为前几天枢密院受到一封从西北送来的折子,是折家如今家主,永安军节度使折惟忠送来的。

他提议朝廷趁着如今夏国内乱,向西进军,夺取夏国沿河的银州。

要打西夏,只靠折家军是不够的,所以他是求朝廷批转,想要南面河中府,延安府等地粮草支援,同时想调用附近州府厢军协助进攻。

他的想法是出于对当地局部态势判断,算是合理,但李长河目光在全局,此时对西北夏国不宜用兵,朝廷的战略重心在东面。

“噫…”李长河一愣,既然夏国内乱,此时不会对沿河重镇产生威胁,为什么不让折家军北上打大同府呢?

这次作战有三个点,太行山以西大同府,太行山以东辽东走廊,渤海湾登陆则目的在辽阳府。

奇袭辽阳府以牵制为主,如果能拿下则更好。山海关一带则由关北军,加新军陆军四个师为主力。

而大同府本来交给杨家军,加义军内应-->>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