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日是传统节日,极为重要的节日。

 在这个团圆的日子里,百姓不会无缘无故的跑到海边上工。

 可百姓们来了,拖家带口的带来了,这只能证明一件事,元日,不值得他们高兴,不值得他们团圆。

 连节日都不在乎的人,要去上工,要去赚钱,甚至只是为了管吃管住,可想而知,他们的生活,会是多么的悲苦,处境,要有多么的艰难。

 绿珠欢天喜地的带着人去安置百姓了。

 楚擎却丝毫都笑不出来。

 王通通哭丧着个脸:“问清楚了,廖先生连反王名号都说了,说您是东海…东海王吧?”

 “东海王就东海王,怎么还多了个字。”

 王通通不太确定:“海王吧?”

 “吧!”

 “哦,那就是海王。”

 楚擎:“…”

 似的,楚擎现在反了,至少在东海百姓的眼中,他反了,占了东海两道,过几天要攻占剩下的罗云道的大反贼,自立为王,东海王,简称海王,没有吧。

 更让他闹心的是,百姓,宁愿去给一个反贼上工,也不愿给朝廷委派来的前军嘟嘟做工。

 这是一个悲伤的故事,楚擎,根本没有注意到这种悲伤。

 只有更加悲伤的人,才会理解这种悲伤,明白百姓的悲伤,那便是廖文之。

 廖文之从不掩饰对这个世道的失望,从不掩饰他对朝廷的愤慨,更不掩饰他对百姓苦楚的共情与悲伤。

 这样的人,有很多,可廖文之,只有一个。

 廖文之,看透了悲伤,好像下一秒,就要哭出来似的,但是他没有哭,即便哭着,流着泪,也会在黑暗中寻找着目之未见的光明。

 罗云道的大儒名士,哪怕只是儒生,但凡认字的,全都被他抓了。

 为什么被抓,因为都辩赢了廖文之。

 老廖与儒生们切磋文采,然后,就输了。

 在儒生们的天花乱坠之下,廖文之甘拜下风。

 这些儒生们,家国天下,仁善、良知、信义,说的令人醍醐灌顶。

 然后廖文之的打手们就出现了,说,我廖文之,很是醍醐灌顶啊,既然你们那么能说,满嘴仁义道德,满嘴家国天下,满嘴百姓小民,好,现在小民需要读书写字,麻烦你们去寒门书院任职吧。

 大儒名士们,真的是大儒,也是名士,纷纷鼻青脸肿的受邀应允了。

 因为如果他们不去的话,醍醐灌顶的廖文之会将他们油壶灌顶,八十斤的油壶。

 廖文之真的杀人了,提着三尺青峰,那些宁死不从的,都被他砍了。

 老廖不但杀,还哭,大喊着万般过错皆我一人,哭的痛彻心扉,砍的血雨腥风,所以现在开始建立的寒门书院,师资力量极为充沛,当初吹的越是狠的大儒名士,签的任教契约时间越长。

 而且老廖已经放话了,孔老二一生游学,我辈皆是孔老二的弟子,孔老二有教无类,我辈弟子,也应有教无类,若是不去“有教无类”,便不是孔老二弟子,不是孔老二弟子,就不是儒生,不是儒生,就别穿儒袍说自己是儒生,要不然,他抓到一个砍一个!

 以“文”请教罗云道大儒,以“武”莽穿罗云道士林,悲伤的廖文之,凯旋归来。

 没有去帅帐,更和楚擎解释为什么会发檄文说他造反,因为廖文之觉得不需要解释。

 二人心照不宣,楚擎也没有去找廖文之。

 老廖笃定,楚擎不会对他发火,如果会的话,那么楚擎,就不值得他将所有的希望寄托在楚擎身上!

 廖文之说万般过错皆他一人,哪怕天下士林鄙夷痛骂,他不在乎。

 他认为,楚擎也是这样的人,一定是这样的人,哪怕身负造反之名,亦要平定东海风波。

 东海的浪,总是难以揣测预知,楚擎的人生也是如此,起起伏伏,心情,也时而好,时而坏,坏了,再好,好了,再坏,生活,总是充满了惊喜。

 陶若琳带着郭城留守的小伙伴们来了,大家互道安康。

 在此之前,陶若琳没有派人送过信或者传过口信,但是楚擎知道,mrs陶一定会来的。

 “我想你。”

 陶若琳笑吟吟的,踮起脚尖,在楚擎的额头轻轻点了一下。

 “我也想腿…额不是,是想你。”

 楚擎将披风系在了陶若琳的背后,刚要开口,陶若琳笑道:“做你要做的事,我想看。”

 “好。”

 楚擎的嗓子有些沙哑,喊的,天天埋汰军伍们,迎风狂吼,主要是上火。

 回到帅帐之中,楚擎调度有方,-->>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