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顾北弦伤情稳定后,苏婳和他一起飞回京都。

 一起回去的,还有顾谨尧、范鸿儒,以及众多保镖。

 回到京都,范鸿儒和范帅就开始马不停蹄地处理那些宝藏。

 能送回加州的,就送回加州。

 出不了境的,就交给顾谨尧,放到拍卖会上拍卖变现。

 这天苏婳接到范鸿儒的电话,说要见她。

 约定时间,苏婳来到范鸿儒下榻的酒店。

 他拿出两卷画,交给她。

 苏婳接过来,小心地打开。

 仔细看了看,一幅是唐代阎立本的《步辇图》。

 另一幅是清代杨晋的《石谷骑牛图》。

 范鸿儒指着《步辇图》说:“这幅画如果是阎立本的真迹,将是国之重宝,没法带出境,拍卖的话,也麻烦。我打算捐给京都故宫博物院,做个顺水人情。”

 苏婳仔细想了想。

 华天寿的大徒弟高沧海,后来走了仕途,现任京都故宫博物院的院长。

 那次华天寿过寿辰时,她和他交换过联系方式。

 苏婳把手机号调出来,对范鸿儒说:“我有故博院长高沧海的联系方式。如果您要捐赠,我帮您联系他。”

 范鸿儒摆摆手,“不,以你的名义捐。”

 苏婳诧异,“以您的名义捐不是更好吗?”

 “你们年轻人可以拼名拼利,等到了我这个岁数,就要韬光养晦,尽量低调。”

 苏婳很快明白了他的用意,树大招风,枪打出头鸟。

 如果以他的名义捐,一旦被有心人炒起了,说什么的都会有。

 估计有人会喊着让他全捐了,还有可能会被查。

 但以她的名义捐,就是另外一回事了。

 不管怎么说,于她来说,只有利,没有弊。

 苏婳感激地说:“谢谢范老。”

 范鸿儒端起茶杯,抿了口茶,“听说高沧海是你师兄,海关那边说话算数的是他大舅子。”

 苏婳会心一笑,“我懂您老的意思。”

 范鸿儒拿起茶壶帮她添茶,“就喜欢你这么聪明的,一点就通。等这边处理完,你跟我回加州吧,继续修复古画。这次收了这么多字画,有你忙的了。”

 苏婳笑道:“忙了好。”

 忙了赚钱就多。

 修复的古画越多,名气就越大。

 年轻的时候,就该拼一拼,拼名拼利,拼口气。

 喝完茶,苏婳拿着两幅画离开。

 次日一早,她打电话和高沧海约好。

 按照约定时间,来到他的办公室。

 高沧海年约五十岁上下,穿西装打领带,很精神矍铄的一个男人,身上带着官气。

 两人师兄师妹地寒暄了一番后。

 苏婳把手里的《步辇图》,小心翼翼地展开。

 盯着画面,高沧海眼睛顿时亮了。

 由于唐代距今已经一千多年,如今能见到的阎立本作品,全部存在争议,都不能确定就是阎立本本人所画。

 如果苏婳捐赠的这幅《步辇图》是阎立本真迹,那将是国之重宝。

 他是要被嘉奖的。

 接下来,专家团过来鉴定,对这幅《步辇图》各持己见。

 大部分专家都认定,这就是阎立本所作。

 只有极少部分,说是唐代画家的摹本。

 但是,即使这幅画不是阎立本所作,是其他画家临摹的,其艺术价值也是相当高的。

 另外一幅清代杨晋的《石谷骑牛图》,倒是毫无争议。

 高沧海给苏婳搞了个相当隆重的捐赠仪式,还请了相熟的记者,过来采访她。

 采访一出,轻轻松松就把她送上了热搜前三十。

 标题分别是:苏婳捐赠国之重宝

 苏婳捐赠《步辇图》

 最美文物修复师苏婳

 苏婳捐赠《石谷骑牛图》

 恰逢高沧海正在策划《我为国家修文物》的栏目,得知苏婳的外公就是苏文迈。

 苏文迈曾是故博古书画修复的扛把子。

 而苏婳也曾成功地修复过王蒙的《隐居图》,和战国的帛画。

 高沧海盛情邀请她,参与节目采访,特意为了她做了一期古书画的人物专访。

 上电视什么的,苏婳不是第一次了,落落大方地参与了节目录制。

 不只能出名,还有高额通告费和版权费可以拿,何乐而不为?
>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