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r>
    人的心态是会随着成长而变化的。

    刘艺菲这会儿也才不到20岁的年轻人,她跟很多年轻人一样,都会追名逐利。

    虽说她现在早已成名,但她跟影视圈的很多女演员一样,想要走的更远。

    只是说,因由她的成长环境与家境,使得她不曾那么现实而已。

    这一点,周海味亦是等同。

    周海味明确的表示过,奖项人生中有就有,没有就没有,并没有太过看重。

    不过,既然是一名演员,那么必然想要走的更远更高。

    这是一种攀比心理。

    直到年龄大了后,已经演不了主角戏,心态才慢慢淡然。

    而刘艺菲不仅正处于青春朝气的年龄段,更是正当红,与周海味年纪轻轻走红那会儿的心态很是相似。

    虽然对奖项不是太过看重,但如果能有当然也想有,同时也想走的更高更远。

    每个年轻人都想更牛鼻,刘艺菲亦是免不了俗。

    原时间线中,她心态趋于成熟,主要还是经历了拒签唐人之后的水军抹黑,再到拒绝华宜之后的水军抹黑事件,以及一次次扑街后成长了。

    眼下,她只是一个不到20岁的年轻女孩。

    虽说单亲家庭的孩子更早成熟,但再成熟也不过是20岁的年轻人。

    王树眼见舒倡也看过来,随即微笑着应道:“确实准备前往威尼斯。”

    三人是同龄人,舒倡因由《甄嬛传》与王树相熟,心知王树很随和,她朝着王树眨了眨眼,半开玩笑的说道:“王导,你觉得我怎么样?”

    “嗯?”王树明白舒倡的意思,随后故作诧异的说道:“你现在不是专注学业吗?”

    2006年的下半年到2007年上半年,舒倡念大三,亦是她专注学业的一段时间,期间一部戏没有拍。

    原时间线中,2006年全年,她只拍了三部戏,分别是《错爱天使》、《魔幻手机》和《鹿鼎记》。

    《错爱天使》是06年1月开机。

    《魔幻手机》是06年4月开机。

    《鹿鼎记》是06年7月开机。

    而后06年下半年从大二升入大三,她便没再接戏,专注学业。

    直至2007年7月接拍秧视剧《双城变奏》、8月接拍电视剧《义本同心》、9月底接拍点电视剧《红官窑》。

    这几部剧都是08年首播的电视剧,07年只是开机。

    当然,因由多了《甄嬛传》,舒倡所接的戏约有所改变,专注学业的做法却是没有改变。

    而现在是2007年4月,舒倡已然开始意识到她以后的事业还是得拍戏,听到王树的话后,稍稍撅了撅嘴,有些撒娇的说道:“又不是一定不拍戏呢,要是以后还想拍戏呢?”

    “所以,还指望着以后我要是回来拍戏,王导能给我机会呢?”

    刘艺菲听到这话,心底忽然有一丝紧张。

    她最初跟王树说喊舒倡一起,正是因为知道舒倡如今专注学业不拍戏了,一定程度上并不是竞争对手。

    再加上是好闺蜜,有她陪着一起以免单独与王树吃饭被人拍到引起不必要的闲言碎语。

    而后随着见到舒倡与王树侃侃而谈,忽然意识到舒倡现在专注学业不拍戏,不代表以后不拍戏,心底随之浮现一丝后悔。

    如今听到舒倡亲口这么说,后悔的情绪浓郁了一丝。

    至于舒倡,她这会儿心底颇为惊讶。

    既然王树知道她如今专注学业,那么也就代表着王树对她有着关注。

    大导演的关注!

    这意味着…

    惊讶之后便是惊喜!

    “行!你以后若是继续拍戏,有合适的角色,肯定联系你。”王树笑着应下。

    舒倡不是科班出身,她的演技全靠自身摸索成长。

    也正是因为这个特性,王树更加青睐使用这一类的演员。

    因为科班出身的演员,对于演戏大多都有固定的模式,然后在此基础上加上自身的理解。

    简而言之,因由这些固定的思维认知,使得很多演员总有莫名的自信,喜欢按照自身的理解去演,而不是一板一眼的按照导演的要求去演。

    对于一般的剧组,这种方式当然最好不过。

    演员依靠自身的理解揣摩角色,只要揣摩的成功,无论是对导演还是剧组来说都是好事。

    可王树不一样,他脑海里有着相应的片段,-->>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