隆隆的便碾压过去了,而叛军将领自然抵挡不住,便四散而逃。

 一番豕突狼奔之后。

 宁河王见势不妙,慌忙率麾下主力退回了太行山,正在依托险峻的山势,以及提前囤积的大量粮草负隅顽抗。

 而戚继光也不急。

 一面将李如松所部召回了太原城,一面指挥着大军清缴乱党,一边安抚百姓,一边……

 与厂卫在前线的头领刀十三,李朝花等人合作,派出了大量细作,密探混在叛军队伍里,开始了一连串眼花缭乱的动作。

 控制山隘,关卡,一边制造混乱,一边分化,瓦解叛军。

 “好!”

 翻看着那一份份急报,沈烈不由得眉飞色舞,终于见识到了一代军神戚继光的本事。

 不过。

 这位军神本就是个实在人,不会耍心眼,不懂巴结钻营,好不容易受高人指点,给张居正送了俩美儿。

 还闹的天下皆知,满城风雨。

 惬意中。

 沈烈琢磨着。

 当年武宗平定叛乱,大概只用了四十来天,而此番平定宁河王之乱,照着这般打法……

 不出一个月便可大获全胜。

 烛火飘摇中。

 沈烈从成堆的密报中,翻看着……

 却又发现了一些异常。

 这山西一乱,西北便暗流涌动了起来,牵一发和动全身,密探奏报那鞑靼部,瓦剌部果然开始不安分了。

 见大明藩王叛乱,草原各部便自然蠢蠢欲动。

 鞑靼的俺答汗,以去青海拜佛为借口,趁乱进犯洮河,霸占了河套的鞑靼各部也闻风而动,开始集结兵力。

 更远一些的瓦剌各部也蠢蠢欲动了。

 宁夏,甘,陕,青海……

 似乎有着一只只恶狼,正隐藏在阴影中观望着,一旦寻找到机会便会蜂拥而至,撕咬这日渐老朽的大明。

 “呵呵呵。”

 沈烈冷笑。

 这便是鞑靼人,瓦剌人的性子,早已经失去了当年蒙古帝国的锐气,而是变成了……

 务实的机会主义者。

 不过沈烈却一点也不担心,前线那不是有戚帅坐镇么,唯一的隐患在于,戚帅麾下的精兵太少。

 如今戚继光手中握有浙军,辽军,宣府,大同各镇精锐兵马,数量大约两到三万之间。

 没办法。

 如今帝党能动用的精兵就这么多。

 而大明九边各镇早已糜烂,军户大量逃亡,各边镇将领为了自保,蓄养私兵,家丁蔚然成风,

 “两三万精兵……”

 真不少了!

 而戚帅麾下还有卫所兵,民团杂兵约五万人。

 虽然这些杂兵不顶用,只能壮一壮声势,可是跟着辽军后面打一打顺风仗还是能行的。

 想了想。

 沈烈觉得前线大局已定,万岁爷御驾亲征的时机差不多。

 成熟了。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