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太后的笑容看上去有些勉强。

 而后不出两天。

 在大街小巷,茶楼酒馆,京城百姓的种种猜测和流言蜚语中。

 波澜起。

 天子在西苑忽然颁下了诏书。

 圣命。

 让锦衣卫将这白莲教中人,勾结宁河恭懿王府,公然行刺三品指挥使的惊天大案转给了督察院审核。

 然后……

 让督察院给李月娘,和宁河王定罪。

 而在这诡异的气氛中,忽然之间,督察院接到了这烫手的山芋,自然嗅到了来自天子满满的恶意。

 天子为何让厂卫将这惊天大案移交过来,他心中有什么打算?

 那自然是……

 要将这案子扩大化,大搞株连呀!

 一时间。

 督察院上下竟有些慌了,哪里还敢提什么立太子,固国本的事,督察院自然不想接过这棘手的案子。

 宗亲谋反……

 这种事。

 不管谁沾上都是一身的臊气,洗都洗不干净,这案子一旦判不好,不合圣意,在座的各位要是摊上个包庇又或者同党的罪名。

 这可就是抄家灭族的罪呀!

 别看平日里,这些言官,御史,督察院的清流们叫的凶,可真到了碰上了这种要抄家灭族的紧要关头。

 那自然是。

 认怂!

 圣命难违。

 督察院只好捏着鼻子将各种物证,口供接了过来,又草草派人去了一趟山西,一面问责山西布政使司。

 命其严查。

 一面秘密派人从那白莲教佛母的老家找来一些证人。

 这时候……

 这案子该怎么判,这还用问么,自然是按照天子的意思办呀!

 天子要动宁河王。

 那就……

 必定是要办成铁案的!

 于是督察院将证人一顿打,屈打成招,问出了口供之后,没几天便水落石出,这些证人一致认为……

 白莲教佛牧李月娘。

 便是宁河王遗留在民间的私生子!

 那宁河恭懿王确实是谋反无疑了。

 定了罪。

 督察院如释重负,赶忙将这些笔录、证言、卷宗一并交给了天子,赶忙将这烫手的山芋甩了出去。

 很快。

 天子看上去,对都察院的判决很满意,叫白莲教佛母李月娘,和一干白莲教乱党在狱中等候行刑。

 又派出钦差前往宁河王封地。

 当面质问。

 朕哪点对不起你,你这奸贼为何谋反?

 而天下哗然。

 见谋反,灭族的大帽子扣了过来,宁河恭懿王也急了,急忙向万历皇帝上疏自辩。

 这位王爷不敢质疑厂卫,更不敢质疑天子,便将矛头对准了给他定罪的督察院。

 宁河王认为。

 督察院这帮赃官,是在罗织罪名陷害他!

 这帮赃官分明是在挑唆皇家内讧,还提醒皇帝不要忘了,这些清流言官在国本之争中的丑态。

 皇上可别忘了这帮赃官,几个月前还逼着你立太子。

 还逼宫呐!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