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倒好。

 喝多了反而越发冷静了起来。

 几个姑娘抱着古琴洞箫一走。

 门一关。

 亲兵在外面把守着,兄弟二人和十来个辽军将官,便你一句,我一句的说起了便议论起了前线战局。

 沈烈心中带着几分担忧,轻声道:“这仗……打的顺手么?”

 一众辽军将官便低头不语。

 李如松却咧嘴笑道:“咱大明与鞑靼人打仗,何时打的顺手过。”

 沈烈点点头。

 心中凛然。

 对这场战争越发的不乐观。

 “拖你老兄的福。”

 李如松却依旧大咧咧的,将大手又拍了过来,赞道:“多谢你送来的甲胄,又厚实,又暖和,还有……你手下那个平遥镖局的李朝花,可是帮了老子的大忙,人脉又广,传来的消息又准,又及时。”

 李如松舒展着粗壮的腰身,那脸上便露出了几分诚挚,轻声道:“拖你的福,爷这一个月来打了几个小小的胜仗,斩首数百,若不然,老子也无颜回京面对天子。”

 瞧着他酒气熏天,唾沫横飞。

 沈烈微微一笑。

 也不居功。

 这个年月,对于骑兵力量十分薄弱的九边明军来说,能追上鞑靼人的轻骑,斩首数百已是不易。

 便在这一等青楼的雅阁里,与辽军众将商量了起来,等到明军在大城里躲过了严寒,来年春天即将发起的反击。

 一声声,一句句,或破口大骂,或唉声叹气,让这一等青楼中典雅的陈设中,也跟着染上了一丝血与火的风霜。

 没说的。

 论领兵打仗。

 沈烈自问比不上李如松。

 他对骑兵作战更是一窍不通,而沈烈唯一能做的,便是卯足了力气给前线将士们弄钱,弄粮食,弄军械。

 “粮草军械足够你用,你好好打。”

 随着沈烈眼中闪烁起了幽幽冷芒,沉吟着。

 或许。

 他能做的还有情报上的支持。

 意兴阑珊的议论中。

 又是一个夕阳西下。

 夜幕降临。

 一身酒气的沈烈回到了家,不免被娇妻爱妾埋怨几句,而翌日清晨,随着宣大总督戚继光回京叙职。

 沈烈不免又要应酬,去戚帅府上坐了片刻。

 胡吃海喝中。

 终于。

 除夕夜。

 在一片轻松愉悦的气氛中到来,当那噼里啪啦的鞭炮声响起,祭灶神、贴门神、吃饺子、守岁,放爆竹。

 天一黑。

 沈烈便拖家带口,与李如松一家携手出游,陪着戚继光夫妻在那灯火通明的街道上闲庭信步。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