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堆放。

 风吹日晒有损耗,还要防备有人小偷小摸。而邮政的出现帮他们解决了这个问题,驿站可以组织车队运输,可以派驿卒护送,还可以在驿站中存放。

 可以说,邮政利国利民。

 不过,心中的得意和骄傲褪去之后,朱允熥脑中冒出一个想法,那边的商人那么有钱,那么大的织造厂,他们交税吗?

 应该是不交的,明初朱元璋为了尽快让天下恢复平定,采取的轻税的政策。他虽然心里有些不大得意商人,但也还是没有给他们加税。

 这样做的好处是商业迅速的恢复,加快了商品的流通。但是商人们富裕了,国家的财政却没有得到提高。

 而且,因为大明有对读书人的特权免税等政策,许多织布厂和商业,都挂在有功名的读书人名下。

 历朝历代的君主,都有一个共识。得罪谁,也不能得罪这些笔杆子读书人。不然,他们能阴阳怪气的骂上好几百年。

 这事不好弄!反正不能自己开口提出来。朱允熥心里想到,最好是把一个替死鬼推出来,跟那些官商打擂台!

 脑子里正想着,朝会大臣们齐齐跪倒,三呼万岁,臣等恭贺陛下!

 朱元璋大笑道,这主意是吴王想出来的,要贺的话,你们贺他!说完,骄傲的看了朱允熥一眼。

 臣等,恭贺吴王!众臣又道。

 众位请起!朱允熥年轻的脸上没有沾沾自喜,反而都是谦逊,开口说道,孤年少,当不得诸位的夸奖。孤只是想了这么一个主意,能取得如此成绩,都是户部,工部的官员们经过仔细论证。地方官员,尽心推广的结果!

 说着,朱允熥对朱元璋拜道,皇爷爷,虽说过了一开始的抢购期,以后的收入会减少,但以后也是大明的重要财源,孙儿请皇爷爷赏赐有功之臣!

 准奏!朱元璋笑道,户部,工部,拟定一个有功人员的单子上来,该怎么赏,咱就怎么赏!

 臣等叩谢陛下!众臣再次叩首。

 吏部尚书詹徽看了看朱允熥,大声说道,臣再次恭贺陛下!

 朱元璋微微错愕,不是刚贺完了吗?你这又是贺什么?

 贺陛下,贺大明,得一贤王!詹徽朗声道,吴王虽然年少,但为人谦和,体恤臣子。不贪功,不居功,胸怀宽广以天下为己任!说着,詹徽再拜,臣恭贺吾皇,得一好圣孙!

 哈哈哈!朱元璋大笑起来,好好,你这贺得好,贺得对!

 臣子若是拍老爷子的马屁,未必能拍好,整不好还容易被老爷子给踹死。但是拍他教孙有方,拍他孙儿有出息,老爷子确实高兴得皱纹都舒展了。

 詹徽和蓝玉走得近,原来是太子的旧人,是朱允熥的自己人。

 这人为官的政绩不突出,但是这溜须拍马的本事,却是常人难及。想到此处,朱允熥的目光在人群中,搜索着,搜寻另一位善于拍马屁的人。

 他的目光落在武将队列中,李景隆的身上。后者,也在看着他。

 朱允熥微微点头之后,李景隆快速出列,跪倒在地。

 陛下,臣有奏!

 奏上来!朱元璋开口道。

 臣有罪,臣有负圣恩!李景隆的额头,重重的磕在了石板上。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