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

 皇陵是他的家地,这其中有一段旧事。

 蒙元末年天下大乱民不聊生,本朝太上皇父母兄长接连病饿而死,当时太上皇尚是少年,四处奔走求告欲为父兄母亲求一块安身之地而不可.

 人死,当入土为安.

 可无地安葬,亲人就要暴尸荒野.

 就这时,太上皇同乡地主刘继祖见太上皇纯孝,就许了一块地给他安葬.尽管不许立坟包,不许竖碑文等,但也是雪中送炭,堪称恩义.

 等太上皇贵为天子,自然不会忘了当初帮过他的刘家.虽未给爵位等,但刘家也因为当年的一时善念,富贵冲天.

 这刘念恩,就是当年那位刘继祖的曾孙.

 "刘大哥高义,俺和你一块去!"刘汉宋拱手道.

 "同去同去!"

 周围的学子们都喊起来,眼看即将无法控制.韩克忠大声道,"诸位,诸位!不必叩阙,我等去找朝中各位大人就是了!"

 "若真有不公之处,自然有各位大人给我等做主!”

 刘念恩想想,环视一周,拱手朗声道,“俺刘某不是啥才学无双之人,今科不中,属实应当。但北方数省,焉有一人都不中的道理?”

 “俺也是北人,今日俺就要当这出头鸟,帮咱们北方学子们,讨个公道!”

 (明朝地域划分,凤阳属于北方。当时朱元璋的义军,属于北方红巾军。听从中原刘福通,杜遵宪的调遣。另外,那时的语言习惯,和现在是不一样的。凤阳那一带的方言有时用俺,有时用我,这一点可以从朱元璋留下那些大白话的圣旨中看到。)

 说着,他大声道,“现在,俺就去魏国公府上鸣冤!”

 “俺去武定侯府上!”

 “俺去宋国公府上!”

 凤阳的学子们,多多少少都能这些勋贵之家攀上关系,一开口就是直接取找那些位高权重的开国功臣。

 眼看数十位凤阳的学子,呼啸而去。

 皇榜下的气氛,更加控制不住。

 “吏部尚书凌汉老大人,是咱们河南原武人!”刘汉宋振臂高呼,“走,跟俺去老大人府上,跟他老人家说,咱们这些后生受委屈了!”

 “吏部尚书郑大人,是咱们山西人!”闫闯也大声道,“走,找他去!”

 这些肝胆欲裂的学子们,以籍贯为单位聚集在一起,纷纷取找他他们的主心骨。

 “韩兄,咱们山东有谁当大官了?”姜宏业激动的大声道。

 而韩克忠却是心悸的冷汗淋漓,“事大了,事大了!”

 此时,忽然前边爆发出一声欢呼。

 “诸位同窗年兄,前边是曹国公的轿子,拦他的轿子告状啊!”

 “对,曹国公乃国朝重臣,让他给个公道啊!”

 呼啦一下,数十位找不到主心骨的学子,直接奔向长街的另一边,缓缓行驶的李景隆车架。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