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书生呆呆的坐着,一脸羡慕的表情。

 杨荣也心中吃惊,随即亲手给韩克忠倒了一杯茶笑道,“既如此,韩兄还怕什么中不得的!”

 “杨兄何出此言?”韩克忠不解道。

 “这人还真是有些憨!”

 杨荣心中暗道,你在殿上和当今皇上有了这番际遇,是皇上金口赐你的考纸,还嘱咐了你两句。只要当时的考官不是傻,这事就会告诉主考。

 只要主考不傻,收你卷子的时候就会多看看笔迹。

 主要阅卷官不傻,只要你卷子还算通顺,都可以金榜题名。

 这么浅显的问题都想不清楚,这人还真是憨的可以!

 “憨,也是一种品德。他既有这番际遇,说不得以后为官时,更是锦上添花,早早的就能简在帝心!”

 “若是现在和他相处好,又有同年这份交情,以后自然多份臂助!”

 心中想着,杨荣面上更是亲近热络,开口道,“所谓文如其人,韩兄敦厚朴实之人,文章也自然更务实,此次科考首重务实之策论。我看来,韩兄这科必然得中!”

 “岂敢岂敢!”韩克忠连忙道。

 “打个赌,若韩兄中了,便在百花楼宴请。若你不中,我在百花楼宴请如何?”杨荣笑道。

 “这个........”韩克忠本是憨厚之人,一时间不知如何开口,只能心中盘算,“百花楼,那要花多少钱呀?”

 “我如何能中,我这学问我自己知道,在杨兄等人眼中,怕是不够看的!”韩克忠谦逊道,“要中,也是您中!”

 “韩兄,你就放心吧!”杨荣继续又继续笑道,“故懿文太子有言,举之士,须南北兼取。南人虽善文词,而北人厚重(指文风朴实)。今科考的就是这份厚重!”

 (这话其实是明仁宗说的,举之士,须南北兼取。南人虽善文词,而北人厚重,比累科所选,北人仅得什一,非公天下之道。也就是说,南北士子各有所长,南方的擅文词,可以写的更漂亮,北方士子作文朴实厚重,更擅长经义方面的内容。)

 “承蒙杨兄谬赞,愧不敢当!”韩克忠惭愧拱手道。

 这时,杨荣忽然看向崔姓书生,“小崔,上次的事是你不对,还不快给韩兄和姜贤弟道歉?”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