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么多规矩!朱允熥笑道。

 老爷子今日也不知道哪来的兴致,忽然然说要孙子们都凑在一起吃顿饭。

 田边的树下,秋风之中,宫人们已经开始准备起来。

 咱考考你们!对这些皇孙,老爷子可不似对朱允熥那般宠溺,一亩地,能产多少麦子呀?

 说着,老爷子看看众皇孙,朱有爋,你来说!

 周王家的老大朱有炖还算是个老实孩子,而他家的老二朱有爋则是个不省心的。平日最喜欢和燕王家的老二老三在一起玩,也是蔫坏。

 这...........朱有爋一下愣住了,瘦长脸上满是尴尬。他从小养尊处优的,哪里知道一亩地产多少麦子,犹豫道,四........五百斤?

 你他娘的说瞎话都不眨眼!你们家的地能产那么多?老爷子气得大骂,亏你还是周王的儿子,你们家封地在河南,农人主产的就是麦子,你连这都不知道?

 皇祖父,孙儿知罪!朱有爋赶紧跪地请罪,惊恐不已。

 对这个小子,朱允熥没啥好感,对他老子周王其实也没少好感。周王在藩王之中,属于异类。一向以博学仁义博得老爷子的欢心,少年时差点就封他当了吴王。

 他封地开封,乃是中原最富庶的地方,又以宋朝古宫为王城,曾经在老爷子心中的地位可见一般。

 不过,据说太子朱标在的时候,对这个弟弟可是一般的很。不但是朱标,老爷子诸子之中,周王只和燕王要好。

 朱允熥对这位王叔的了解,更多的是他的陵墓。后世时,看过周王陵墓的纪录片,地宫挖的跟防空洞似的。里面还套着圈,围绕周王的地宫都是窑洞一般,妃子的殉葬坑。其中最小的,十四岁。

 来,你说!老爷子随意一指,一下指到朱高煦头上。

 后者顿时大眼瞪小眼,他更是个只知道吃的货。

 算了,问你也是白问!老爷子横他一眼,对朱高炽道,你说!

 朱高炽小眼睛转转,皇祖父,地有良田沙地之分,每亩的产出不能统一衡量。不过以北平为例,上等的好田精心耕作之下,一年的产出也就是一担左右!

 嗯!老爷子点点头,你还算不忘本,是个好孩子!

 不过北方之地,大多是一年一收。若是河南山东等地,良田细做倒是可以一年两收。两收的地,普遍单亩出产微少于一收之地!

 麦子,本就产量小。若是江南之地,不但一年两收,所产的稻米等物也产量大些!朱高炽又道,但,所谓看天吃饭。每年的收成,还是要看老天是否风调雨顺。江南之地即便有些灾荒,百姓也不甚慌乱。但是北方之地,若有灾荒,日子就要艰难得多!

 好好!老爷子赞道,这才是世子的样子!

 说着,把眼睛一横,看着周围的皇孙们,怒道,你们都忘本了吗?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