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客,让您见笑了!胡老太在老爷子身边坐下,笑道,小门小户,我儿没见识,失礼了!

 无妨!老爷子笑道,过日子嘛,算计着点,错不了!

 您当真是看上他种地的手艺了?胡家老太太仍不放心的问道,他种地哪有啥手艺,不过是多施肥,深翻土而已。这些事,庄稼人都会!

 那几十块银元,真是个天文数字。老太太,实在是被吓住了。

 老爷子呵呵一笑,不瞒你说,咱也是庄稼人出身,家里的地,也是精施肥精伺候的。可是跟你儿子种的一比,差了不少。咱想,肯定是有啥咱没做到的地方。等过几日得闲了,让你儿子去咱的地上瞅瞅,按你家的法子,给咱弄弄!

 老太太还不相信,不过是庄稼把式,能稀奇到哪里去?他不过是肥多........

 老爷子不愿意继续这话题,开口道,你多大岁数了?

 老太太笑道,六十七了!

 哟,比咱大几岁,还真是老姐姐!老爷子笑道,加把劲,再多活几年,活到七十!

 人生七十古来稀,这时代六十多岁的老人,已属长寿了。

 活岁数大了,招人烦!胡老太笑道,这也就是赶上了太平世道,皇上体恤咱们小百姓,不然放在前朝,早就死了!说着,吧唧下嘴,不病死,也饿死!

 咦,人活多大岁数都是天注定,是寿禄,跟皇上有啥干系?老爷子眉开眼笑的说道,他皇上,还能让人长寿!

 这话可不对!胡老太正色道,没洪武爷给的太平世道,日子能这么踏实?贵客您岁数比我小几岁,咱都是经过乱世的人,以前啥日子,现在啥日子!

 老爷子点头,嗯,那倒是!

 以前,咱老百姓起早贪黑的干活,可种下的粮食十成都留不下一成。大都城的皇上要,地方的贪官也要,不给就要杀头,谁管咱们死活!老太太拄着拐,缓缓说道,若不是洪武爷做了江山,知道穷人的艰难,咱们能有这好日子!

 有理,有理!老爷子笑得合不拢嘴。

 这种乡野村夫的话,胜过朝臣歌功颂德百倍。朱允熥看到,老爷子的眼神锃亮,全是得意。

 要说咱们洪武爷,也不容易!老太太又道,一介布衣,打下这盛世大明朝,吃了多少苦,流了多少血!我虽是个老妇,也知道必然九死一生。

 老爷子笑得胡子在颤,咱听说,大明的皇上,以前就是个要饭的!

 英雄不问出身!胡老太太说道,上天也是再见不得天下百姓受苦,所以才降大任,给了咱们洪武爷!

 朱允熥越听越觉得有些奇怪,这老太太的言语,浑然不似乡下的老妇,开口问道,老人家,听您说话,您是不是读过书呀?

 我娘以前也是大户人家出身呢!胡老三端着炖鱼,放在桌上接口道,我爹以前也认得字的!

 老爷子奇道,老姐姐,当真?

 都是几十年前的老黄历了,原来我家也是读书人,后来世道乱,家境败落了!老太太叹息道。

 怎么败的?老爷子问。

 胡老太沉吟半晌,我祖籍在淮西,至正年间淮西大乱,义军攻了濠州,又攻了滁县!我随着父亲和丈夫,往这边逃!

 怪不得!老爷子一拍大腿,咱听你说话,带着淮音!

 老太太一笑,您说话,一点淮音都没变!

 老爷子得意一笑,乡音不能忘,忘了乡音是忘本!说着,继续道,老姐姐,你继续说,你咋到了应天府呢?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