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官声不错,颇有贤名,此刻摘取头上的进贤冠,叩首道,臣有负圣恩,甘愿受罚。说着,抬头,臣知陛下爱惜百姓,憎恶残民害民之官。臣不敢分辨,但臣斗胆请奏,阻止百姓告状,抓捕告状百姓一事,李百胜,张宏达两员微末小臣,身后还应有别人。不然,他们不会胆子如此之大,视陛下圣谕于无物,更不敢明目张胆的收钱办事!

 臣请陛下暂时留臣一命,让臣亲手把应天府藏着的硕鼠抓出来!届时,臣甘愿一死!

 老爷子看了孟凡义半晌,你的心,还没坏透!革去你一切官职,戴罪留任。配合刑部,锦衣卫,把应天府藏着的,那些没良心的玩意,给朕挖出来!

 臣,叩谢天恩!

 现在!老爷子叹息一声,说说这个案子!

 刑部尚书赵勉出列,开口说道,臣看了民妇赵氏的供述,还有杭州官差的供词,此案必是冤假错案..........

 不是冤假错案,而是有心设计的陷害之案!肃立在老爷子身边的朱允熥忽然开口,厉声道,案发之后,孙效忠亲自栽赃陷害,严刑拷打让赵知信屈打成招。而后又把赵知礼,安了一个罪名发配充军,明摆着就是要让赵家背负奸杀的罪名,让赵家人,当真凶的替死鬼!

 赵勉一顿,殿下所言甚是,臣一时失言!

 你不是失言!老爷子开口,是你的心,没站在百姓这一边!

 赵勉大惊,赶紧跪倒请罪。

 皇爷爷,此案脉络已经明了,孙儿看没什么可说的,咱们在京城说再多,也不如把那些黑心官抓起来,听他们说!朱允熥说道。

 老爷子点头,大孙,说说你的想法!

 八百里加急,命杭州卫锦衣卫千户,杭州卫所指挥使,协同杭州御史,马上拿了孙效忠,杭州知府等相关官员。然后刑部,大理寺,督察院,火速奔赴杭州,查清事实!

 孙效忠不过一巡检,就敢如此胆大妄为,杭州上下必然是沆瀣一气(hangxieyiqi),涉案官员肯定不少!

 孙儿以为,要查,要大查!

 朱允熥朗声道,此事不同于贪腐,乃是真正的残民,身为朝廷命官,设计陷害百姓,至使百姓家破人亡,于禽兽何异?若不大查大办,如何能平息民怨?如何能彰显皇明天威?如何震慑天下那些藏着的,同样不把百姓之命当命的酷吏?

 这么一查,很多人要掉脑袋!老爷子冷笑。

 那就杀!知法犯法,罪加一等!朱允熥大声道,这样的官,不杀不足以平民愤,不杀上愧天,下愧地。不杀,乃是大明之耻!

 好!老爷子点头,拍打朱允熥的手臂,说的好,是咱的好孙儿,跟咱想到一块去了。杀!杀!

 连着两个杀字,让殿中的气氛降到了冰点。

 皇帝说要大杀特杀,臣子们不奇怪,大明开国到现在,当官的杀了没有五万都有三万。可是一向宽仁的皇太孙,也要大开杀戒,这让群臣有些意外。

 老爷子痛恨,朱允熥心中更加气愤。

 冤假错案?当官的做错了,一个冤假错案掩盖了。好似给百姓昭雪,是天大的恩赐一般。好像这案子,是官员的无心之失。

 好好的百姓,惹到谁了?天降横祸让人家家破人亡,而这一切都在官员的一念之间。

 屈打成招,弄出人证物证。

 变成死囚,天地不应。

 这样的官,不杀他们,还留着过年?

 这样的官,不杀了干净,岂不是让百姓寒心?

 皇爷爷!朱允熥跪地叩首,孙儿自请出京,亲自督办此案!

 不可!群臣喧哗,殿下乃国家储君,岂能轻易出京!

 闭嘴!朱允熥冷喝一声,回首看着老爷子,皇爷爷,孙儿去。孙儿是皇储,孙儿是百姓的天!

 好孩子!老爷子粗糙的大手,摸着朱允熥的头顶,去吧!去查!去看看这世上的人心险恶,去看看真实的人间!

 孙儿会速去速回!朱允熥柔声道,皇爷爷在京城保重,千万别气坏身子,万事有孙儿去办。给杭州百姓一个交代之后,孙儿回来,陪皇爷爷一块过年!

 不急!老爷子的手,在朱允熥耳朵上揪了下,让百姓过个顺心年,就等于让咱过了一个好年!

 朱允熥恭敬的叩首,站起身。

 刑部侍郎,慎刑司。

 大理寺左少卿!

 督察院左都御史!

 锦衣卫指挥同知!

 臣在!被朱允熥点到名字的官员出列,俯首听令。

 跟孤出京!朱允熥撩开旒冕的珠帘,露出清冷的双眼,去杭州!

 ~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