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又是好半晌,按察司使严正才迈着方步,晃晃悠悠从后堂出来。

 他先看了常森一眼,后者大剌剌的坐在太师椅上,一个劲儿的冷笑。

 “下官见过常侯!”严正倒也不缺礼数。

 “呵!你是真难请呀!”常森开口嘲讽道。

 他知道这些文官什么德行,有好处的时候一个个都雨露均沾。有麻烦的时候,又一个个都闪的远远的。

 这一嘲讽,让严正脸上有些挂不住了。

 岂料,常森又不耐烦的开口道,“今日带几个冤枉的百姓过来,你赶紧给断案子,还人家个公道.....你看看你,磨磨唧唧拖拖拉拉。咋,你是不想审,还是不愿审?”

 泥人都有三分火,严正反口道,“常侯!您是勋贵武官不了解文政的事!按大明律,凡是诉讼官司,必须先递状书,由差官问询之后,再决定是否开堂。”

 “而开堂之后,也不能只有告状苦主,被告之人,人证物证也必须齐全,方能......”

 顿时,常森火冒三丈,啪的一拍椅子扶手,“赶紧审案,一会天都黑了!”

 严正瞥了一眼常森,又看看堂下跪着的几十号人,心里猛的颤抖几分。

 这几十人可都是披麻戴孝呀!

 “大人,这是状子!”有文书递上来卷宗,严正一边看一边问,“堂下何人,所告何人?”

 说着,他心里陡然又是一慌。

 虽只扫了几眼,可大致上的脉络他已分辨出来。

 这些人......他们是来告状的吗?他们是来索命的吧?

 若是照着他们的状子,武昌府上下,湖广布政司上下,当官的还能剩下几个?

 他虽不明白案情,但知道这样的案子一定是涉及了无数人。不然的话,不能掩盖的这么死!

 一个谎言要一百个谎言来遮掩.......

 也就是说除了一个人说谎之外,还有一百个人帮着他说谎..

 “小人徐平安状告....”徐平安一愣,他的状子之中,还真没写要告谁。

 当下,他愣了愣,马上大声道,“小人的父亲姐夫,还有这些街坊的丈夫儿子,死的冤枉!”

 “请大人明查,给小人等一个公道!”

 ~

 “不行!”严正手都在哆嗦着,“这案子,我拼了被常森当场罢黜,也不能审!”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