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举行科举时的进士。

 朝堂上凤毛麟角一般的人物,在民间有着举足轻重,乃至官府都要仰仗的社会地位。

 朱允熥换了个姿势坐着,微微后仰,抬头道,“他告辛彦德什么?”

 “强占民田,殴伤人命!”解缙低声道,“缘由,出在修路一事上!”

 ~~

 中枢设定好的,以工代赈修筑官道的路线,起点是徐州古道。

 因为调集的民夫太多,所以两头开始分别修筑。

 在划定徐州官道的路线时,恰好有段路占了百姓的民田。

 说起来也不是占,这原本就是荒废的古道,属于百姓私自开垦的田地。但大明朝的规矩历来如此,鼓励百姓开荒,人家百姓开荒了种地了,官府不但不能追究,还要给与奖励和地契,成为百姓的私产。

 朝廷修路要占地,百姓不乐意。

 官府说给补偿,百姓也不乐意。

 这里,首先要搞明白百姓这个词的意义。

 若这片地的主人是商人,是匠人,是其他行业的,官府管你那么多,直接锁拿问话就是。

 但这是有田有产有家的农民,那就是士农工商之中的农。

 再说老爷子的大诰还在,哪个当官的敢随意欺压百姓?

 可是他油盐不进,就是不肯给官府修路,那户人家几兄弟就躺在田里,想占我家的地,从我们身体上压过去。

 你们压你们的!我死我们的!然后咱们京城,大明朝金銮殿上见!

 工期如火不能耽搁,为了这几乎人家耽误的不只是工期,每多耽搁一天,那数万民夫的口粮就是个天文数字。

 所以,有人出了下策。

 夜黑风高夜深人静的时候,一伙人直接冲到那几户农人的家里,把人家男女老少绑了起来,殷勤的帮着他们搬家,顺手把他们家变成一片废墟。

 这些人家呼天强地毫无办法,想着来京城告状可自己还被人看着呢,哪都动不了。

 而那位告老还乡的曾侍郎听说此事,正义感爆棚,先去知府衙门大骂一通,而后去钦差行辕求见却吃了闭门羹。

 一怒之下,直接上书中枢,把辛彦德给告了。

 他告状的逻辑很简单,我也不管你这个钦差知道不知道这事,反正你脱不了干系,我就告你!

 没逻辑倒是很有效,直达天听!

 听完解缙的讲述,朱允熥深深皱眉。

 “徐州府给的安置方案是什么?”

 解缙回道,“原本的意思是按照市价的两倍,购买他们的田产。但那些百姓们.......”

 “要的多了?”朱允熥问道。

 “据说是要一赔十!”解缙看看朱允熥的脸色,“狮子大张口!”

 说着,又低声道,“在臣看来,要修的官道不是一两百里,而是纵贯南北。以后这样的事会越来越多,若是人人都狮子大开口的话.....?”

 朱允熥一笑,“倘若那地是你家的呢?”说着,他看看外边,“传工部练子宁,朱高煦他们过来!”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