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r> “皇上是想修类书还是丛书!”礼部尚书郑沂开口问道。

 类书是数据库,丛书是百科工具书,其中大有不同。

 朱允熥想想,“丛书!”

 这些臣子们,眼睛再度一亮。

 “集合古今大成之丛书!”大学士高逊志沉吟道,“非短时之功也!”

 “耗费时日不怕,反正朕还年轻,有的是时间!”朱允熥笑道,“你们也都正值壮年,朕不怕花时间也不怕花钱,只要书编好。这可是惠及子孙后代的万年之事,朕看不用非拘泥于朝廷官员参与编纂,民间大儒学者,尽可以请来。”

 “皇上所言甚是!”解缙开口道,“书非一家之言,当取百花齐放之意!”

 朱允熥巴不得人越多越好,恨不得大明有影响力的文人学者都参与进来。这样的话,日后他推行新政乃至完全开放海禁时,这些人也没工夫整日在他耳根子边上嘟囔。

 一举多得的好事!

 “编纂书籍的事,还是要你们翰林院挑头。”朱允熥看看翰林院众人,在他们急促又兴奋的目光中说道,“嗯,方学士,你来主审。”

 方孝孺动容,肃然起身,“臣,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文人一辈子最大的两个渴望,一位帝师,二位留名。

 何以留名,贤臣忠臣万世之师三种,皇帝下令编纂书籍,是整个国家的文化盛世,足以千古留名。

 “皇上,臣以为主审不易仅一人!”

 解缙忽然开口,马上引得翰林院众人怒目而视。

 “本就是集大成之书,古往今来天下之书何止万千,学说更是数不胜数。一人之力,难免有不及。况且以一人论万文,未免....有失偏颇!”

 “若一人主审,就好比考官。别人的文章在他手里,他让过就是让过,他不让过就是不让过,以自己喜好而定,以自己好恶分类。”

 “以自己为对别人为错,如此编书,失了趣味,也有失公允呀!”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