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嗯,吃饱了才有力气干活!”说着,大笑道,“在民间,即便是再怎么贫苦的人家,秋收这几天也是要吃两顿干饭。”

 说到此处,大手一挥,“走!”

 边上的朴不成马上高喊,“太上皇皇上起驾!”

 神宫的夹道中,爷俩走在前,长长的队伍在后。

 爷俩刚出后宫过了左安门,外边又是数不清多少人三呼万岁的跪下。

 领头的公卿大臣们,也皆是麻服。

 随后爷俩坐上御辇,文武百官随后步行,浩浩荡荡的朝宫外开去。

 古来帝王越是贤者,越要重视春秋之典。

 统治者制定了规则,就越是要遵守规则。

 盛大的队伍出了宫门,外边又满是盛装的金吾卫,御林军。

 随着厚重的宫门打开,天地之间的光,也彻底的洒落下来。那些云层之中的雾和水汽,在阳光的照射下荡然无存。

 ~~~

 御辇很是宽大,足够他们爷俩在里面毫无帝王形象的栽歪着。

 老爷子撇了一眼外头的人马,转头脸上带上些不屑,“咱早就说,别整这么大阵仗。这他娘的是去干活的样吗?不是咱看不起这些人,给他们二亩地,他们能收的狗啃的一样!”

 朱允熥把暖罗放在老爷子手边,笑道,“自从朝臣们知道了洪薯的事,就都眼巴巴的看着。尤其是礼部,一群官整日给儿孙上折子,唯恐典礼的规模太小。”

 “草!”老爷子笑骂一声,“弄这么大阵仗能咋?老天爷要是不给面子,该你颗粒无收就颗粒无收。”说着,叹息一声,“都他妈糊弄事儿呢。”

 说着,老爷子捧起茶碗,“大孙,若是这洪薯真的亩产数十石,下一步打算在哪推广啊?”

 “孙儿和户部等官员议过。”朱允熥开口道,“今秋所收的粮种,先予以北方,尤其是边地。”

 仅一个农庄所出的洪薯种子,自然不肯能足够分配整个帝国,所以做事就分出了先后。

 “既然洪薯不挑地,不怕旱涝就优先在贫地推广。着当地的官员,尽心培育良种,酌情推广。”朱允熥继续说道,“同时京师这边,马上让户部扩大育种的规模。”

 “唔!”老爷子点点头,“这事是急不得,总要几年才能让天下人都用的上。”说着,忽然看看朱允熥,“不过,做事呀,也要分远近。别的地方搁置一阵儿倒是没啥,咱老家凤阳可不能怠慢。”

 “皇爷爷放心!”朱允熥笑道,“孙儿已跟下面说了,率先在凤阳推广。”

 这个回答,显然让老爷子心情舒畅。

 “嗯嗯,咱们的老家嘛,多给点好处旁人也说不出什么来。”说着,又道,“你告诉凤阳留守,咱祖宗的陵寝边上那些陵田,都给咱种上洪薯!”

 “嘿,祖宗们要是知道了有这个好玩意,只怕比知道咱当了皇帝还要高兴。”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