床,然后继续燃放爆竹,以示庆祝新年的第一天的来临,当然这个习俗现在已经没有多少人继续了,也只有大盘堡这样的富庶之地才有。

 刘衍穿好棉衣,来到院子里,然后将门栓活着顶门杠拿起来,在院子里抛起三次,美其名曰“跌千金”。完事后就要出去拜年了。

 此时过年要喝特定的酒,比如花椒酒、屠苏酒等,明朝时期没有水饺的说法,这个时候称饺子为“扁食”,在包扁食时,要在扁食里面的一个或者两个里面放上银钱,如果家里人谁吃到了,这一年都是吉利的。

 明朝过年的饮食都是有美好寓意的点心,如桂圆、荔枝、熟枣、柿饼等圆形的食品,寓意团圆。明朝还有一个特殊的食品——驴头肉,吃驴头肉被称为“嚼鬼”,在传统习俗中驴被称为“鬼”。

 这些吃食自有王芸禾来操办,刘衍刚刚走到总旗官厅的大门口,王靖和王芸禾便赶来,准备为刘衍准备“扁食”等食物。

 就在此时,小旗官苗绍快步走来,刘衍见了笑着说道:“哈哈,看来今天要最先跟你拜年了。”

 苗绍也笑着抱拳给刘衍拜年,然后跺了跺脚,说道:“下了一夜的雪,走了进步鞋子便都给弄湿了。”

 刘衍则是感叹道:“下雪好啊,瑞雪兆丰年。咱们山东去年大旱,多少百姓受灾,各地死了多少人!现在终于下雪了,看来今年的年景要比去年好上许多了。”

 说到这里,刘衍心中便有了一丝沉重:年景好了一些,可是今年建奴就要冲进山东了,到时候会跟建奴鞑子交手吗?

 虽然现在大盘堡兵马的扩编事宜已经基本完成了,等到过完了上元节,各哨就要开始训练了。可是面对久负凶名的建奴鞑子,刘衍心中还是缺少一些底气。

 “呼!”

 刘衍随即便呼了一口气,暗道:“管他呢,鞑子来了只管杀便是!”

 那边苗绍跟王靖、王芸禾打了声招呼,然后便对刘衍说道:“甲长,刚才有墩军来报,一个自称是古镇巡检司医官的人背着包袱冒雪赶来,说是要见甲长。”

 刘衍面露喜色,自己早就想要在堡内配置一个医官,只是始终没有合适的人选,正准备过完年去各处招募,今天刚刚大年初一便有医官送上门来。

 “让人进来!”

 “是!”

 虽然刘衍不知道那个医官过来是为了什么,但是总归是有事情,刘衍心中便打定了招揽的主意。

 很快,苗绍将一个三十五、六岁,身材消瘦、面色蜡黄的男子带来,刚一进总旗官厅的正房,那男子便一个踉跄,差一点摔倒在地。

 苗绍急忙搀扶了一下,刘衍也让那男子赶紧坐下,并且让人去准备热茶和饭食。

 很快热茶和一碗高粱饭被端了进来,那男子见状也顾不上许多,直接端着就吃喝起来,风卷残云一般,一大碗高粱饭和一壶热茶便被吃喝干净。

 刘衍和苗绍都没有催促,等到那男子咽下最后一口食物,刘衍这才开口问道:“不知先生尊姓大名,这么冷的天赶来,有何指教?”

 那男子仿佛魂魄重归一般,舒服的长出了一口气,然后起身抱拳说道:“在下鲍学镇,敢问大人可是大盘堡总旗甲长刘衍?”

 “我便是刘衍。”

 刘衍刚刚说完,只见自称鲍学镇的男子直接跪在地上,然后大声说道:“古镇巡检司医官鲍学镇,肯请刘总旗收留,自此愿在大盘堡尽心竭力,为刘总旗效犬马之劳!”

 苗绍很诧异的看着鲍学镇,而刘衍则是微微一笑,说道:“鲍先生请起。”

 待到鲍学镇重新坐下之后,刘衍才询问起来:“鲍先生在古镇巡检司充任医官,不是很好嘛,为何要投效到我大盘堡这边?”

 鲍学镇苦着脸解释了起来。

 原来鲍学镇跟谭晓大是一类人,都是醉心于学术而轻慢于人际关系。

 鲍学镇在古镇巡检司那边就是这样,因为一门心思的研究医术而不知道人情世故,平日里跟巡检司上下多有冲突,更因为看不惯巡检司里那些贪官,时不时的对那些人讥讽一番,于是便被古镇巡检司上下一致排挤。

 就连巡检宋功明的亲信也是如此,还不时专门找事情欺压鲍学镇。

 鲍学镇为了一口饭吃,只能在古镇巡检司忍气吞声,直到鲍学镇听闻刘衍率部打败了宋家的人马,不但杀了宋龙和赵马群,而且还安然无恙。又听闻了关于大盘堡的种种传闻,让鲍学镇有了一种看到新希望的喜悦,于是在几番考量之下,便在年关之时冒着风雪赶来投效。

 刘衍正发愁自己麾下没有医学人才,此时听了鲍学镇的说法,便大笑了起来,当即答应留下鲍学镇,准备等过完年便让鲍学镇在大盘堡内招收一些学徒,为自己服务。

 鲍学镇见状喜极而泣-->>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