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围挖有壕沟,四面有门,南面是端礼门,北面是承智门,东面是礼仁门,西面是遵义门。内城周长五里左右,算是此时各地亲王府邸中,规模最大、城防最为完善的王府了。

 三人来到周王府外城南门外,递上各自的名帖,门房通报之后,过了许久,才放三人进去,不过却必须要步行,由一名带刀舍人在前面领路。

 进入周王府,高名衡还在小声为刘衍介绍着,毕竟高名衡多次来过周王府,对这边的情况很熟悉。

 周王府内光是水井就有七十二口,号称七十二神煞……层层宫门庙宇上,斗俱用铜丝网罩,名为风衣,下有白石一方,名曰足石,取丰衣足食之意。

 周王府内,以正门、正殿、翼楼、寝门、寝殿、后楼为中轴线,偌大的王府建制房屋,就沿着这条中轴线布局,左右对称,恢宏无比。

 刘衍等三人足足走了一刻,在王府中沿着廊道蜿蜒向前,才到了正殿上而已,可见周王府规模之大。

 又是一番通报,刘衍、高名衡、陈永福三人才进入大殿内,只见周王朱恭枵身穿蟒袍,腰上一根玉带非常显眼,正端坐在上首翻看着一本书籍。

 “呵呵,是高抚台、陈副将,哦?这位是?”

 朱恭枵笑呵呵的招呼三人坐下,看上去很和善,不过高名衡与陈永福却不敢逾越,先是恭敬的行礼之后,才由高名衡介绍道:“启禀殿下,这位便是青莱镇总兵官、定虏伯刘衍,封皇命率领数万精锐新军增援开封,昨晚才刚刚入城,今日便前来拜见殿下!”

 刘衍也抱拳行礼,因为身穿甲胄,便没有叩拜。

 朱恭枵闻言惊喜的站了起来,说道:“莫不是巨鹿、济南之战,重创奴贼的刘衍?”

 刘衍心中好笑,这个朱恭枵是三国演义看多了吧,说起话来都是一股三国味。

 “启禀殿下,正是末将!”

 陈永福则趁机说道:“殿下有所不知,刘总兵率部从辽东锦州前线撤回来,增援开封的。刘总兵在锦州前线的时候,又立下大功,斩首奴贼九千多级,这才被陛下封为定虏伯!”

 朱恭枵闻言更是震惊,激动之下快步走下大殿上的步台,来到刘衍面前,上下打量了刘衍一番,说道:“将军真乃神人也!今有幸结识将军,本王幸甚,今后如蒙不弃,本王愿与将军共渡难关,同保开封城!”

 刘衍此时感觉自己头上飘过几条黑线,这个周王刚才看的书,肯定是三国演义!

 “呵呵,殿下深明大义,末将定然力保开封城,与李闯贼寇血战到底!”

 “好!”

 朱恭枵大笑着,便命左右准备酒宴,要留刘衍、高名衡、陈永福在府中用饭。

 这时刘衍笑着说道:“酒宴暂且不急,既然殿下提到了保卫开封府城的事情,末将也正好有要事与殿下商议。”

 “呵呵,刘总兵与高抚台、陈副将都是朝廷柱石,有三位在,开封城固若金汤,本王与全城百姓,真是三生有幸……”

 刘衍见朱恭枵开始打太极,便收起脸上的笑容,正色说道:“殿下!”

 这一声,让高名衡、陈永福暗叫不好,拼了命的给刘衍使眼色。而朱恭枵则面露不悦,冷笑着回到了上首王位,说道:“没看出来,刘总兵的脾气还挺冲。”

 刘衍抱拳说道:“末将既然奉命对阵李闯贼寇,那就要尽心竭力,还请殿下理解。”

 随后刘衍便将自己制定的配给制等规定说明了一下,希望周王朱恭枵能够遵守,并且出钱出粮支援战事。只要有了周王朱恭枵带头,那开封府城内的一众周藩宗亲都会跟着出钱出粮,那城中百姓就有了生的希望。

 “哼!”

 朱恭枵铁青着脸,说道:“刘总兵可以问一问高抚台、陈副将,本王是不是已经拿出大笔的钱粮犒军了,就连城中那些守城青壮的招募钱粮,都是本王出的!我周王府的府库已经空了,刘总兵竟然还要苦苦相逼,这要是传到了京师,恐怕会引起朝野哗然,就连陛下也会为之侧目!”

 说完,朱恭枵起身便要走,可就在这时,在高名衡、陈永福错愕的目光下,刘衍大步上前,三步两步便冲到了朱恭枵的身前,一把拉住其左手,用力一攥,朱恭枵顿时疼得哎呦了起来。

 “刘总兵,不可无礼啊!”

 高名衡吓得差点坐在地上,那可是当今的亲王,刘衍怎么敢?

 陈永福也是“哎呦”了一声,急忙跑过去想要拉住刘衍,却被刘衍瞪了一眼,当时就迈不开步,进也不是、退也不是,尴尬至极。

 朱恭枵疼得额头冒汗,只觉得自己的左手几乎断掉,大声说道:“我是当今亲王,你区区一个总兵官,怎么敢……”

 “我为何不敢!”

 刘衍厉声说道:“如今本镇奉皇命驰援-->>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