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衍看完之后仰天长叹,苗绍也急忙接过看了起来,随后惊呼道:“大人,如此中原之地已是流贼的天下了!”

 程明说道:“刘总兵,现在的最新消息是,李自成已经调集数十万大军围困开封府,现在城中只有副将陈永福率领两千多人守城,形势非常危急!”

 “陈永福?”

 刘衍知道此人,崇祯十四年李自成率部第一次攻陷洛阳的时候,陈永福还是开封的城守副将,奉命率军救援洛阳,此后李自成三打开封的时候,陈永福都在开封据守,三次击退了李自成的进攻,并且凭借战功被升为总兵官。

 不过后来陈永福还是战败投降了李自成,并且在一片石之战李自成失利后,率万人坚壁清野防守太原。陈永福在太原陷落后,便不知所踪了。

 此时陈永福还是副将,不过已经是整个河南府,官职最高的大明将官了。

 刘衍压下心中的悲愤,问道:“那本兵的意思是?”

 程明说道:“本兵有令:请刘总兵即刻日夜兼程驰援开封城,绝不能让开封陷落!”

 刘衍思索了一下,说道:“我军就算日夜兼程,最快也要大半个月才能抵达开封府城,而且在进入河南境内之后,我军也必须要放慢速度,一是为了节省将士的体力,以便随时迎战,二是谨慎小心,防止被流贼大军伏击。”

 “再加上,本镇要为卢督臣和阵亡将士设灵堂祭奠一番,这也需要三天时间,所以算下来,我军至少也要二十天才能抵达开封城下。而且这是最乐观的估计,如果途中遭遇流贼兵马,我军还要一路攻击前进,时间上便不能保证了。”

 程明闻言面露难色,说道:“刘总兵与卢督臣情谊深厚,此时的心情我能理解。只是战事紧迫,这设灵堂祭奠的事情,是否能暂缓,先率部出发……”

 程明还没说完,刘衍便瞪了过去,久经战场积累下来的杀气瞬间让程明愣在当场,一个字也不敢再说。

 “督臣与众将士力战殉国,难道还不该祭奠一番!”

 “不、不是,我、不是这个意思……”

 苗绍担心刘衍发怒,便直接一把揪着程明的衣领拽走:“行了、行了,命令带到了,就赶紧走,还杵在这里等着开席啊!”

 程明一路被苗绍揪着走到马匹前,推到前面,然后苗绍挥了挥手,说道:“回去之后就说我军正在赶往开封府,让兵部尽快筹集钱粮补给过来,其余的,多一个字也不要说,明白吗!”

 说完,苗绍便丢给程明两个大银锭,足足有三十多两。程明先是一愣,然后看着手中的银子便急忙点头,说道:“将军放心,我明白怎么做。”

 刘衍看着策马离开的程明等人,心中沉甸甸的,卢象升终究还是没有逃脱自己的宿命,还是战死在捍卫大明的战场上。

 此时的大明已经千疮百孔,上下贪腐之人、无能之人、党争之人比比皆是,这些人就好像是数不清的蛀虫,趴在大明这艘巨舰上不断的啃食,根本不管船只会不会沉没。

 而卢象升是极少数想要拯救这艘巨舰的人,努力了一番之后,却明白自己终究是无能为力,这样的认知是非常痛苦和绝望的。

 所以战死在沙场上,也许对于卢象升来说,这才是最好的归宿。

 刘衍此时感觉双眼像是进了沙子,努力揉了几下,这几年自己与卢象升虽然是上下级,但是却是挚友。

 刘衍最开始完全是处于对民族英雄的敬仰,才与卢象升相交的,也庆幸自己的选择。

 现在卢象升与卢怀英、许桐珲,以及督标营、抚标营的将士力战殉国,刘衍心中除了悲痛之外,还有便是对众将士的敬佩之情。

 “这份仇,我刘衍替你们报!”

 “督臣没有完成的理想,我刘衍自会办成!”

 苗绍走了过来,轻声问道:“大人,明日咱们还走吗?”

 刘衍说道:“从明日开始大军在博野县驻扎三天,你带人在中军大帐设灵堂,祭奠督臣、许参将、卢参将,以及督标营和抚标营的阵亡将士!”

 苗绍劝道:“大人,战事紧急,万一开封府陷落了……”

 刘衍斩钉截铁的说道:“我要这三天时间,不光是为了祭奠督臣和众将士,还要争取时间,囤积粮食和物资!”

 “现在河南已经是李自成的天下,被流贼大军祸害成了白地,我军数万人马赶到,两个月内能结束战事吗?不可能!所以我必须要等三天。”

 说完刘衍转身便走向中军大帐,走到营帐门口的时候,刘衍回头对苗绍说道:“立即派人赶往京师,告诉陈新甲:他要想收复河南,就在十日之内,运送我军三月所需粮草过来,在我军进入河南境内之前,必须送到军中。”

 “我在这里等他三天,然后会率部前往北直隶的开州-->>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