荀景云说道:“现在军中还有多少钱粮、兵备?”

 荀景云负责军中辎重,心中早有数字,说道:“现在军中钱粮还足够大军使用三个月左右,兵备也有不少,至少可以装备一个营的兵力。”

 刘衍思索了一下,说道:“大军明日便要南下,会途径弘螺山,到时候将所有的兵备储备,以及一半的钱粮都给陈勋留下。”

 “是!”

 说完,刘衍看向众人,说道:“诸位都是军人,要以服从命令为天职!正所谓军令如山,明日全军即刻南下,今日回去便要整顿各营做准备。”

 “本镇知道你们心中有不满,有怨气,你们想不通。说实话,本镇心中也很不满,很生气!但是,即便你们再想不明白,也要执行军令,明白吗!”

 众人纷纷起身,大声说道:“得令!”

 次日一早,新军各营纷纷拔营整顿,洪承畴率领各镇总兵官前来送行,张若麒、马绍愉二人也赶着过来。

 刘衍与众人寒暄一阵后,洪承畴说道:“本督已经拟定了新的方略,今日为刘总兵送行之后,便要召开军议部署。刘总兵南下之后,要与数十万流贼大军血战,本督在这里,祝刘总兵旗开得胜、马到成功!”

 刘衍抱拳说道:“末将也恭祝督臣辽东大捷!”

 随后吴三桂、刘肇基、王廷臣、左光先、王朴、李辅明等人纷纷过来与刘衍告别,张若麒、马绍愉也凑了过来。刘衍与众人一一行礼。就连马科、唐通也笑呵呵的抱拳,刘衍也笑着回礼,反正也要走了,这两块料既然主动过来,那就给他们一个面子。

 然后刘衍便向众人告了声罪,与杨国柱、曹变蛟走到一边,众人以为刘衍与二人交好,也不在意,只有王朴犹豫了一下,也厚着脸皮凑了过来。

 刘衍不以为意,低声对三人嘱咐道:“我率军南下之后,朝廷多半会不断催促洪督臣出兵与奴贼决战,到时候三位要好自为之,尽可能联合各镇总兵,一同向洪督臣进言,绝不可与奴贼仓促决战。”

 “辽东战局一定要求稳,只要不败就是胜利。一旦大军仓促出战,则此战十有八九会败,三位要牢记,切记!”

 杨国柱、曹变蛟都是神色凝重的点头答应,王朴则是双眼滴溜溜的转着,嘴上虽然也答应下来,却不知道在想些什么。

 刘衍看在眼里,脸上的笑容更甚了,但是却透着一股冰冷:“王总兵要记住,此战乃是国战,打赢了便是不世之功,打输了便是万劫不复。这一路上,我与王总兵相处甚好,也希望咱们日后越来越好。只是此战,王总兵切不可恣意妄为,一定要与杨总兵、曹总兵共进退,否则日后咱们再见面,可就不好说话了!”

 王朴闻言顿时愣住,看着刘衍的目光,只觉得心中寒气直冒,急忙笑着答应下来,甚至还发了几个毒誓作保证。

 杨国柱、曹变蛟看着二人,又看到刘衍若有深意的看向自己,心中都有了计较。

 随后刘衍便辞别洪承畴等人,率领新军各营拔营南下。

 沿途经过明军各部大营的时候,各部明军将士纷纷涌到营垒边上观望,只见数万青莱镇新军竟然分兵走了,各营将士纷纷议论起来,大军士气顿时泄了不少。

 次日下午时分,刘衍率部抵达弘螺山,陈勋接到夜不收的消息,急忙带着指挥使魏汉、郭铭绪、沈东来等部下下山迎接。

 各营将士在弘螺山下暂时休息,同时荀景云忙着指挥各营辎重兵,将大量的粮草与兵备运上弘螺山。同时刘衍率领各营都指挥使、指挥使与陈勋等人见面,众人就在山下席地而坐。

 刘衍随即将兵部的命令,以及河南的局势说了一下。

 “分兵之后,这里就只有前营将士独立支撑了,你身上的担子很重,有信心吗?”

 陈勋笑着说道:“大人放心,这可是让我前营将士立功的大好机会,担子再重,末将等也会完成任务!”

 刘衍拍了拍这个老伙计的肩膀,嘱咐道:“你要记住,我之所以争取让你率部驻守弘螺山,就是要让前营将士有一个进退皆可的处境。”

 “此战,不管洪承畴给你下达什么命令,就算是他本人站在你面前,拿着刀逼迫你率部到前面参战,你也要给他一巴掌,决不能听令!我青莱镇新军将士可以为国征战,却不能被别人当成炮灰使用!”

 陈勋抱拳说道:“大人放心,末将一定顶住压力,就率部驻守在这里,不离开一步!”

 “另外,如果此战战败,你也要临危不乱,不要慌张,那你就视情况,或是依托防线与屯粮固守弘螺山防线,等待援兵,或是突围南下,率部回到山海关。”33

 陈勋说道:“大人放心,我前营一万两千余名将士,在这里有坚固的防线,有堆积如山的钱粮和兵备,就算二十万奴贼全都杀来,属下也有信心守住这-->>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