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见蔡懋德看着自己,刘衍也不好不说话,沉吟了半晌,说道:“佛教博大精深,不是本镇一句两句就能说清的。不过佛教对安定民众,安抚人心处颇有妙用。我们处在大千世界,对许多事务无知。无知,则产生恐惧,恐惧,便会去追思,去探寻前因后果。探寻不到时,便会迷惘,混乱,如此,佛学诸教便有其用。自度度人,心平则天下平。”

 “不过佛教也有弊端,那就是让人过于平和,甚至教人受苦,免于抗争。如今天下纷乱,如果佛教盛行的话,难免会多有不妥。”

 刘衍一番话,让席上众人都意外地看他一眼,没想到其武人一个,竟有如此见识。

 洪承畴深深地看了刘衍一眼,抚须沉吟。

 蔡懋德大赞:“妙也,刘总兵此言大妙!真是想不到,刘总兵对佛学竟然也有如此深刻的见解,单就这一番话语,就已经比多少俗家弟子都要深刻了!”

 蔡懋德似乎得到知己一般,与刘衍谈论起生死来,看得余者各人暗暗皱眉。

 正说着起劲,两个大将端着酒碗过来,却是山西总兵李辅明、援剿总兵左光先。

 李辅明约与杨国柱同岁,一张国字脸满是风霜雪雨,举止中颇为豪迈,他来到刘衍身前,哈哈大笑道:“刘总兵乃是杀鞑子的勇士,今日说什么也得与刘总兵痛饮数杯!”

 那左光先一脸乱蓬蓬的须发,身材极为魁梧,也爆雷似的说道:“不错不错,刘总兵怎么也得给面子,今日不醉不归。”

 刘衍站起来,笑着说道:“怎敢让二位大帅过来敬酒,应该刘衍去给二位以及诸位大帅敬酒才是!”

 李辅明与左光先二人见刘衍态度和气,这么给自己脸面,都心中大悦,大笑说道:“那就同饮。”

 李辅明原为祖宽部下,辽东人,不过自到山西镇后。不免与辽东各将疏远一些。这一路上,李辅明也是与刘衍、杨国柱等人走的近一些。

 左光先原是秦军麾下,操着满嘴的陕地口音,素以骁勇闻名。

 刘衍与李辅明、左光先连喝了三大碗,三人正说着话,又有一大批大将过来,却是辽东总兵刘肇基、宁远总兵吴三桂、东协总兵曹变蛟等人,身后还跟着一大群将官。都是来向刘衍敬酒的。

 看到吴三桂过来,蓟辽总督洪承畴与辽东巡抚邱民仰脸上露出笑容。洪承畴更起身笑道:“长伯啊,可是来向刘总兵敬酒的?”

 吴三桂施礼道:“回督臣,正是。”

 洪承畴抚须笑道:“应当的。刘总兵治军打仗出众,麾下的青莱镇新军更是赫赫有名的强军,长伯你英略独擅、廉勇过人,也是我辽东杰俊,你们二人自当多多亲近才是。”

 吴三桂又再施礼道:“督臣教导得是,三桂也是这样想的。”

 刘衍看向吴三桂,还是那样白皙英俊,世家子弟风范尽显无疑。看众人样子竟隐隐以他为首,很多人还语带巴结。一旁的蓟辽总督洪承畴、辽东巡抚邱民仰,也对吴三桂真心爱惜,语中多有夸赞。

 “这个大汉奸还挺得人心啊。”

 刘衍心中暗暗想着,虽然现在吴三桂还是抗清的悍将,但是想到历史上就是这个家伙引清军入关的,自己还要与吴三桂喝酒虚与委蛇,刘衍心中便像是吃了苍蝇一般恶心。

 不过刘衍表面上并没有显露出什么,只是笑着与吴三桂碰杯,说了几句场面话。

 对于吴三桂,刘衍已经打定主意与之保持距离了。当然,如果将来有机会,刘衍也不介意让吴三桂步左良玉的后尘!

 当然,吴三桂还是有实力的,不是左良玉那样的憨货可比。吴三桂在任宁远团练总兵后,在洪承畴支持下大力练兵,两年的时间,练成辽兵二万,都有战斗力。与其父吴襄一起,还练就一支吴氏家丁,内精骑二千,皆以五十骑一队,分四十队,每队设一领骑官。

 吴三桂将这些领骑官的姓名分别书写在竹签上,平日插在自己靴筒上,遇到紧急情况,便信手从靴筒中取出一签,呼叫某领骑官,该领骑官即统领本骑队,跟随他冲突决阵,无往不利。

 而且吴三桂本人也颇为善战,崇祯十三年的时候,清兵围困锦州后,不论夹马山遭遇战,还是奇袭清兵镶蓝旗营地,或是五道岭伏击战,吴三桂都有杰出表现,也难怪洪承畴如此看重他,这个汉奸的确有两把刷子。

 特别是崇祯十四年,清军铁骑充斥锦州与松山各处,非常的猖獗。那时锦州城内粮草不足,各运粮官都畏惧清军兵威不敢前往运粮,只有吴三桂自告奋勇,以新年过节,出其不意之计,将粮草运去。

 吴三桂在正月初二、初三这两天,以牛骡驴车三千四百辆,装米一万五千石,安全躲过清兵的监视,运粮到锦州。后又空车安全返回宁远,大受蓟辽总督洪承畴与辽东巡抚丘民仰的夸赞。m.

 众人认为,吴三桂冒险督-->>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