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必须要办得严密,最好是有得力之人与刘国能接触。另外刘国能送出来的情报,督师也要严加推敲,以防刘国能送来假情报混淆视听。”

 “嗯,这是自然。”

 二人又商议了一会儿,刘衍便告辞离去。

 回到新军大营之后,刘衍先是处理了一些日常军务,然后陷入了沉思。

 今天与杨嗣昌的一番对话,让刘衍意识到情报之事对于军队来说,可谓是至关重要,可是现在的新军还没有专门的情报机构,各部对于战场情报的来源,依然是依靠于夜不收。

 虽然新军夜不收也非常的得力,但是信息的来源面过窄,而且太过依赖于敌军的俘虏,搜寻情报的不确定因素太大了,而且非常容易被敌军借力打力,用虚假情报扭转战局。

 “看来有必要筹划一个专门的情报系统了!”

 刘衍一个人坐在中军大帐内,盯着悬挂在侧面的舆图,思索道:“眼下新军兵力越来越多,我面临的战事规模也越来越大,对于情报的依赖程度更是急速增长,光靠夜不收已经不行了,必须要建立类似于锦衣卫,或者后世国~安一类的机构。”

 刘衍思索了许久,只不过现在战事紧迫,筹建情报机构的事情,也要等到凯旋回去之后再说了。

 “回去之后,可要留意合适的人才,或者是招揽,或者是培养,一定要尽快提拔几个情报方面的人才了。”

 与此同时,杨嗣昌也待在中军大帐内谋划着,此时正写着一封亲笔信,洋洋洒洒数千言,写完之后用火漆封好,然后叫来几名精锐夜不收,将书信交给他们。

 “这封书信事关重大,你们定要叫到刘国能将军手中,人在信在,不得有误!”

 “是!”

 几名夜不收离开之后,杨嗣昌心中的紧张感丝毫没有减少,不知道刘国能是否能收到自己的书信,将来传回的消息是否真实,一切都是未知数。

 直到三天后。

 在这三天时间里,明军各部只是围困玛瑙山,并没有调集兵马攻山。玛瑙山以及方圆数十里风平浪静,但是寻常人不知道的是,在这看似风平浪静的气氛下,却隐藏着惊涛骇浪。

 第四天黎明时分,明军各部的夜不收好像是发了疯一般,开始在玛瑙山四周疯狂搜寻,任何途径玛瑙山的行人,都要被明军斥候严加盘查。

 同时,明军夜不收还开始向外围搜寻,一队又一队的明军夜不收策马驰骋在各处,几乎将玛瑙山方圆数十里完全遮蔽起来。

 刘衍也接到了杨嗣昌的命令,于是将指挥使许铭找来,说道:“杨嗣昌这是得了内应的消息,肯定是在寻找张献忠所部的隐秘粮道。”

 许铭诧异的说道:“流贼大军都被围困在玛瑙山上了,他们竟然还有粮道?”

 “不管是张献忠还是革里眼、过天星等人,都是横行西北、西南多少年的悍匪,他们都有着过人的本事,切不可小看天下人物!”

 刘衍说道:“虽然流贼大军被围困的玛瑙山中,东路、西路、南路三条大路都被各部封锁起来了,可是玛瑙山有多大?不下方圆上百里,期间大大小小的山道不计其数,只是绝大部分都无法通行大军罢了。”

 “可是这些羊肠山道却可以传递消息,可以输送钱粮补给,我军封锁再严密,也只能望洋兴叹。”

 许铭说道:“属下明白了,贼寇张献忠是通过这些小路运输钱粮,他的运粮队也从这些地方上山,只是我军尚未找到。”

 “没错!”

 刘衍说道:“不过我应该猜到了大概的方位,你带着骑兵营的将士,去玛瑙山的北面巡视,那边应该就是流贼大军运粮队的活动范围。”

 “可是北面没有上山的大路啊。”

 “是啊,正是因为如此,才会被我军各部忽略!”

 许铭当即明白,急忙前去调集兵马。

 “希望许铭能早些得到消息!”

 玛瑙山之战在历史上也颇为有名,杨嗣昌就是借助内应提供的消息,里应外合拿下了玛瑙山,赢得了此战。

 此时虽然有刘衍的加入,但是历史的车轮也并没有偏离太远,杨嗣昌依旧将取胜的希望放在内应上。

 “只是此番杨嗣昌将希望放在了混将赚军上面,就不知道那刘国能提供的消息,能否让杨嗣昌赚到这支运粮队了!”

 有的人死了,但没有完全死……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