撑起数千新军,肯定已经竭尽所能了,再从你这里抽调钱粮和兵备,无异于杀鸡取卵,非但督标营、抚标营依然整编不成,甚至还会将刘游击的数千新军也给拖垮了。”

 刘衍感叹道:“督臣高义,我的确没有太多的钱粮,现在也只是勉强维持而已。”

 笑话!

 刘衍虽然敬仰卢象升的为人,敬重这位历史上的抗清英雄,但是也不可能不求回报的将自家钱粮兵备白送过去。

 俗话说没有永远的朋友,只有永远的利益。

 如果将来刘衍被历史大势推着走到了大明朝廷的对立面,卢象升和颜继祖二人百分之百会率军前来讨伐,到了那个时候,刘衍岂不是为自己培植了两个强大的敌人?

 所以一切还是顺其自然比较好,帮忙可以,但是毁家纾难却不行!

 卢怀英说道:“看来督臣猜测的不错,刘游击这里也很困难啊。所以,督臣派我来,是想向刘游击取取经,看刘游击是如何筹集钱粮的。”

 刘衍想了许久,权衡着要如何与卢怀英说起。

 看着思索的刘衍,卢怀英也没有催促,只是安静的坐在一旁等待着。

 许久之后,刘衍说道:“其实我筹集钱粮的办法也没有什么稀奇的,不过是筹建了几个工坊,赚了一些银子,然后用这些银子开垦军屯,安置了治下的军户百姓,等到军户百姓们有了收获,我手中便有了粮草,如此便勉强维持了数千新军的规模。”

 刘衍手中有晒盐工坊、肥皂工坊、酒坊和玻璃工坊,以卢象升的能力,肯定已经有所耳闻,刘衍即便想要隐瞒也是瞒不住的,所以索性虚虚实实的说出来。

 当然,太过具体的情况,刘衍自然是不会说的,也没有必要说出来。

 卢怀英听完思索许久,感叹道:“刘游击大才,不但有治军的才能,还懂得货殖之道,可惜督臣没有这样的才能,看来督臣和颜抚台想要筹集钱粮,还要另想办法了。”

 刘衍也跟着叹息起来,至于卢象升和颜继祖想什么办法,自己就管不了了。

 卢怀英在刘衍这里待了足足两个时辰,二人讨论了许多,刘衍也给出了不少实在的建议。

 比如刘衍建议卢象升可以清查各地的贪官、不法商贾和士绅,可以抄他们的家,用这些人的钱粮来养兵。

 卢怀英听完面露难色,这样的手段虽然简单直接,也行之有效,但是以卢象升的脾气,多半是干不出这样的事情。

 “那我便没有办法了。”

 最后卢怀英怀着沉重的心情辞别刘衍,临行前,卢怀英说道:“刘游击跟张参将等人的冲突涉及的人数太多,是隐瞒不住的,所以我想了一下,还是由我禀报给督臣,也好帮刘游击说一说。”

 刘衍自然明白,笑着说道:“卢大哥禀报好了,我是无所谓的。”

 “那就好。”

 八天之后,卢怀英风尘仆仆的回到了济南府城,回到总督府内,便径直来到卢象升的书房内。

 卢怀英顾不上喝口水,便将自己与刘衍的对话重复了一遍。

 卢象升听完长叹一声,说道:“将那些贪官、不法商贾和士绅全部抄家,家产充作军资,这还真是刘衍的行事风格,可是本督却不能这样做。”

 卢怀英说道:“督臣,属下倒是觉得,刘游击的建议可以试一试。此举比筹建工坊的办法简单得多,筹集钱粮的速度也要快许多。”

 “不可!”

 卢象升斩钉截铁的说道:“现在朝中上下对本督不满的人很多,兵部尚书杨嗣昌更是视本督为仇敌,本督要是如此做的话,杨嗣昌等人势必会群起弹劾本督。本督丢官去职事小,山东局面无人支持事大,本督不可以冒险!”

 卢怀英叹息摇头,说道:“如此,督标营何时才能整编完成?”

 卢象升则是神色坚毅的说道:“本督就算砸锅卖铁,也要办成此事!明日,本督便去各处富商士绅处赊借钱粮。”

 卢怀英明白自己劝不动卢象升,于是便提及刘衍与张友勋争斗的事情。

 卢象升听完愣了许久,然后摇头说道:“刘衍性格太过强硬,如此将来是会吃大亏的。”

 “督臣,此事如何处置?”

 卢象升思索了片刻,然后说道:“本督给参将张友勋写一封手书,算是给张友勋等人的一份警告,让他们不要再与刘衍为敌。”

 “至于刘衍,本督也会去书提点一下,让他以后行事多想后果,不要恣意行事!”

 卢怀英叹了一口气,心中暗道:“如此,刘游击的日子要好过许多了吧?”

 有的人死了,但没有完全死……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