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哦?什么样的人才?”

 王炆镇冻得搓了搓手,然后笑着道:“呵呵,是耕地的人才!”

 “哦!”

 刘衍笑着道:“今日这是怎么了,管屯官张耒刚走,你又来举荐耕地人才,你们都跟农事较上劲了?”

 王炆镇道:“原来张千户也来过了。对了,大人可曾听过番薯?启年间,朝廷曾在陕西一带由官府推广种植过的,后来还闹出了不的动静!”

 刘衍刚端起一杯热茶喝了一口,此时听到王炆镇的话,顿时一口喷了出来,直勾勾的看着王炆镇,道:“今这是怎么了,想什么来什么!”

 “大人知道?”

 “当然知道!”

 刘衍很是兴奋的道:“你的那个人才在哪?立即带来见我!”

 王炆镇道:“就在门房内,属下这就去把他带来。”

 片刻之后,一个个子不高,长得黑黑瘦瘦的男子跟在王炆镇的身后走来,刘衍打量了一下,此人年纪大概在五十多岁的样子,一身破旧的棉衣,完全就是一副农户的

 打扮,在这个时代已经算是一个老农了。

 “启禀大人,此人名叫杜峰,是莱州那边的农户,早年间曾随船出海去过南洋赶海,在南洋的一个大岛屿上面,见过番薯!”

 “你去过南洋?”

 刘衍顿时来了精神,让王炆镇和那个叫杜峰的老农都坐下,又让仆人端来热茶和糕点,道:“你详细一。”

 此时那个杜峰还非常紧张,毕竟自己五十多岁了,还是头一次见到刘衍这么大的官,紧张得只在椅子上挨了半个屁股,手边的热茶都不敢喝一口。

 “大、大人,老、老是崇祯元、元年年……”

 刘衍哈哈一笑,道:“不用紧张,本官并不是在审问你,而是有求于你,放心就是了。”

 看到刘衍和蔼可亲,杜峰也放松了一些,道:“启禀大人,老是在崇祯元年随船去的零丁洋,也就是南洋,当时是在船上做苦力。”

 “后来海船到了南面的吕宋,据哪里盛产黄金,所以老等人便在一处叫做巴达维亚的城市落脚,在哪里生活了两年。这两年可真是苦,金子没挖到,还被那里的佛郎机人欺负的不行!”

 刘衍点零头,吕宋就是后世的菲律宾,主要指马尼拉及其附近一带。宋元以来,中国商船常到此贸易。大明洪武年间以来,中国福建居民到簇者甚多。

 自1571年,其地为西班牙,也就是此时所的佛郎机国所侵占。

 “…

 …老就是在巴达维亚城外的农田中,见到了番薯,还吃过,甘甜可口,很好吃的。”

 “那边的番薯产量如何?”

 这是刘衍最关心的问题,大明之前在西北推广的番薯秧苗是早年间传入的,基本上是没经过培育的,就是不知道吕宋那边的番薯秧苗如何了。

 “产量很高!”

 杜峰道:“在巴达维亚那边,番薯一年可以两熟,一年的亩产可达将近三千斤左右。”

 刘衍顿时喜出望外,虽然与后世动不动就五、六千斤的亩产比不了,可是已经比现在的麦产量高太多了,完全可以解决自己的粮食问题。

 于是刘衍道:“本官,如果本官为你准备一条海船,再配备船工等人,另外再配一队官兵保护你,让你再去吕宋一趟,为本官寻找高产的番薯秧苗,你可敢去?”

 杜峰顿时愣住了,苦笑着道:“大人啊,老已经五十多岁了,黄土都埋到脖子了,现在再泛舟出海,去那万里之外的番邦,这不是要老的命吗?”

 刘衍道:“本官知道此行艰难,但是也不会让你白去一趟。只要你答应去找,本官不但派人保护你的安全,送你过去,你只要做向导,并且故地重游去找东西就好。另外还会给你一千两银子作为奖赏,只要你答应,现在本官就可以先支付二百两银子作为定金,如何?”

 杜峰开始还满脸不愿意,可是听到有一千两银子的

 巨款可拿,顿时就纠结了起来,片刻之后便咬着牙道:“老这一辈子都没见过一百两银子,更不用一千两了。好!老就拼一把,帮大人去找高产的番薯秧苗!”

 “好!”

 刘衍道:“你现在灵山卫城内住下,等到本官派人去王家庄百户所那边准备船只、招募人手,一切准备好了之后,便派人送你过去。”

 “另外,此番出海,本官也不会规定具体的时限,只要你能完成任务,不管是一年、五年还是十年,本官的承诺都是有效的。”

 随后刘衍便命人取来二百两银子交给杜峰,看到如此多的银子,杜峰几乎拿不住托盘,激动得老泪纵横,直接跪下来不断的磕头。

 刘衍随后将招-->>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