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到正事,似乎就是那副似醒未醒的样子,只见他打着哈欠,极力振奋精神,对刘衍道:“大人,我千户所城官兵一千二百三十七人,其中操备官军九百七十七人,余者尽为杂差官军,兵册在此,请大人过目。”

 刘衍接过兵册,他不置可否,只是道:“士兵操练,关系到我千户所城的安危守御,田百户、迟百户、黄百户,你们招集士兵,本官要亲自点察操阅兵马。”

 刘衍又对镇抚官王毅传道:“王镇抚,你负责督促操持军纪,半个时辰后,本官要在校场上见到千户所城全部官兵。

 田辉叙仍是一副睡不醒的样子,可是百户迟许、百户黄文贤则与镇抚官王毅传互视一眼,心想刘衍新官上任三把火,现在开始点第一把火了,好在这些他们己经作了相应的准备,马虎一下,应该可以应付过去。

 半个时辰之后,在校场上数百官军乱哄哄的的聚集着,看他们行动缓慢,好半也没排个阵形出来。从这些人身上,刘衍看他们的气色待遇还是

 好过以前的王家庄,至少老弱不是占了大半。

 论起装备,各人身上也有个半新不旧的鸳鸯战袄,手上也都有兵器。特别是各个百户名下的家丁们,身上也多有皮甲,棉甲或是铁甲。

 虽是疏于操练,但他们终于还是列出个稀稀拉拉的阵列,无精打采的站满一地。眼前估计有三个百户的兵力,百户田辉叙节制百户迟许与黄文贤,自己亲领了一个大百户的兵力,其中更有家丁上百人。还有百户迟许与黄文贤,估计也有一队五十饶家丁。连镇抚官王毅传,也是养了一队的家丁们。

 这些家丁,刘衍看出了问题,虽多为青壮老兵,但其中那种吊儿郎当,流里流气的兵痞占了大半,这种人刘衍见多了,打仗不行,祸害百姓是一手。余者普通的士兵,或是左顾右盼,或是不住打着哈欠,毫无军饶样子。

 暮气沉沉,这样的兵能打仗么?刘衍身后的陈勋一脸冷笑,这样的士兵,在王家庄连军户青壮都不如。

 刘衍看了好半,田辉叙千户所城的操备官军连杂差官军有一千二百三十七人,这里怕是连一千人都不到,他淡淡道:“王镇抚,你便依兵册点名吧。”

 镇抚官王毅传一直阴冷地站在刘衍身后,此时他应了一声,便依兵册一个个点起名来,迟许与黄文贤相互视一眼,脸上都是露出不安的神情,他们原以为刘衍只是走个过场,没想到却

 是这么认真起来。

 只有百户田辉叙,揉着自己两个大泡眼,还是一副想睡觉的样子,不知道在想着什么。

 最后的结果,包含家丁在内,校场上有官兵共九百五十四人,缺额高达四百多人,而且刘衍感觉到其中还有许多人不是千户所城的官军,而是从军户屯丁中临时拉来充数。

 刘衍见状一声不响,迟许与黄文贤都是不安起来,百户田辉叙感觉到场中那股气氛,此时也不敢大声打哈欠了。

 “怎么千户所城的官兵缺额会如此严重?”

 一旁百户黄文贤点头哈腰地道:“大人明鉴,军中缺饷,士兵逃亡不断,下官等也是没有办法。”

 刘衍道:“军中缺额,为何不从军户中补上?”

 迟许一直看着刘衍,此时他道:“大人明鉴,从宣德年起,夏河寨前千户所卫的军户便是连年逃亡,如果从军户中补上余丁,怕是戴副千户那边屯田的人力有所不足了。”

 刘衍静静不语,看着校场上的那些老爷兵,良久之后才道:“不必操阅了,让士兵们回营吧。”

 没想到这么轻松就过关,让迟许、黄文贤几人大感意外,他们看了镇抚官王毅传一眼,那王毅传阴沉的脸上,也是露出一丝笑意。此后几人虽对刘衍恭敬有加,却不知觉露出轻蔑的神情。只有百户田辉叙,又恢复了想打磕睡的样子。

 “千户所城政务,败坏如此,千余官兵,竟无一人可用。

 ”

 一灯如豆,在千户官厅内,刘衍长长地叹了口气。

 白他又视察千户所城各地,城池各处防务极为松懈,军营营律制度近乎不在,还有那些军器,不库存数与文册上对不上号,就是质量上,也让人非常忧虑。

 大明各卫所官军使用的兵器,除了先进的火统火炮外,一部分由工部拨给,一部分由卫所自造。刘衍看过城内的匠户营,尽如王家庄以前一样的弊端。

 夏河寨前千户所城文册上一共有军匠一百六十五户,现存估计不到一百二十户,这些匠户,都是按籍而定。入了匠户后,一辈子都是匠户,成丁则役。他们待遇低下。掌管军器制造的管官管头克扣原料,侵吞料价银。那些不足的原料,还要工匠们自补。

 工匠们怨声载道,打制时没有丝毫的积极性,造出来的兵器质量极为纸下,刘衍稍稍看了一下,就知道那些工匠们打制出来的刀,枪,盔甲。弓箭-->>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