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r>
 大军稍稍整顿一会儿,随军而来的王炆镇和贾洪雨也凑了过来,跟刘衍寒暄了一阵。此番二人一共带了一百家丁,想要跟在刘衍身旁捞一把军功,刘衍则是嘱咐二人跟随大军,不要独自行动,以免落单后真的遇到清兵。

 很快大军继续行进,一行人继续从镇海桥往北而去,很快,便到了灵山卫城的西门外。

 灵山卫城设有三座城门,东门称德化门,南门称迎恩门,西门称镇海门,在各城门及城墙外,还建有深深的护城河。

 此时在镇海门外,卫城指挥同知胡宗明己在城门外迎接章海林、刘衍一行大军。

 胡宗明是一个三十多岁的中年人,人长得高瘦,穿着一身从三品的武官服饰,显得非常精神

 ,他脸上始终带着淡淡的微笑。刘衍第一直觉,这是个城府极深,属于那种喜怒不形于色,你猜不透他内心在想什么的人。

 刘衍曾听过章海林介绍卫城风物,这个胡宗明,是操守李继文大人最依重的心腹,卫城的佥书官,统管卫所营操诸事,还管着卫城一个千总的兵马,算是李继文的嫡系。

 此时灵山卫设有指挥使一员,也就是操守官李继文,另外还有指挥同知一员、指挥佥事一员、经历一员、教授一员、镇抚二员,左前后三所千户三员、百户二十员。

 灵山卫几个指挥同知中,章海林将胡宗明视为自己升迁路上的最大障碍。正因为如此,刘衍敏锐地察觉到章海林与胡宗明一见面,两人之间就有一股莫名的暗流涌动,不过表面上,两人却好得如穿一条裤子的哥们一样,相互拍着肩膀哈哈大笑。

 胡宗明大笑道:“章大人何其来迟,胶州守御千户所的人马前晚上就到了,胡某奉操守大人之命己在慈候多时了。”

 章海林也是笑着道:“地方不靖,奴骑横行,不得不心啊,所以路上走得慢了些。”

 胡宗明也是叹了口气,道:“奴贼势大,徒之奈何,这几没见有奴骑前来,看来他们是没有继续南下这边,也算是幸事。”

 他炯炯有神的目光向刘衍看来:“这位便是章大人麾下的那位刘百户吧?”

 刘衍上前向胡宗明跪拜行礼

 :“灵山卫夏河寨前千户所百户官刘衍,见过指挥同知胡大人。”

 胡宗明有力的大手扶起刘衍,他上下打量,叹道:“好一条好汉,我的麾下,怎么就没有刘百户这样的猛将呢?”

 章海林脸上露出得意之色,刘衍大声道:“属下能有今日,全靠防守大人提拔,今后也自当跟随防守大人,再立新功,为国效力!”

 胡宗明脸上露出惊讶的神情,原先他看刘衍身材魁伟,以为他只是一个敢杀敢打的悍勇武夫,不过此时看他言语得体,举止沉稳,显然不是一个简单的人物。

 胡宗明颇有深意地看了章海林一眼,又看了看刘衍身后那上千铁甲大军,不由得惊叹道:“好兵哪,夏河寨前千户所竟然有如此精兵!”

 章海林哈哈大笑,对胡宗明道:“胡大人,还是进城吧,免得让操守大人久等了。”

 胡宗明微笑道:“章大人,请。”

 一行人马从镇海门进入灵山卫城,那灵山卫城建有东西南北十字大街,街巷呈“井”字形布局,十字街居于中心,并建有钟阁楼。城内有灵山卫指挥使司,灵山卫城操守官厅。

 城内还有养济院、新兴仓、备荒仓、草场、军器局、药局等建筑。在南门外,又有演武厅。城东八里,又有邮驿洪字暖铺,城东二十里,有转字暖铺,城东三十里,有气字暖铺。城西南一百四十里,还有一个深井站。在西门内,则有一个

 马站,负责与各处的邮驿交通。

 与大明所有的卫所军堡一样,灵山卫城内同样庙宇众多,依史料记载,卫城内外共有庙宇三十九座。

 同时卫城内的商铺、作坊也是众多,根据大明史料记载,万历年间,灵山卫有官户一百五十户,军户一千零一十九户,屯户一千八百一十三户。有署职或是实授的指挥同知五员,指挥佥事八员,卫城内还有儒学教授,训导,又有大的吏员等,

 这么多的人口,有相当一部分是居住于卫城之内,需求的广泛,便造成了城内商业的繁华。

 不过与别处城池一样,由于此次清兵的入寇,此时街上行人寥寥,一片萧条的景色。

 很快的,刘衍等一众将官将兵马安顿在城中兵营内,然后便跟随章海林到了灵山卫指挥使司大门前面,在这里,竖立着一块高大的坊表,上书灵山卫三个大字。

 灵山卫城操守官厅设在灵山卫指挥使司里面,大明各卫所就是这样,自卫所与营伍制合二为一后,每个卫城的指挥使基本身兼当地操守,各卫的指挥使司也分为两个部分,谈当地操守防御之事到操守官厅,谈卫所之事便转到指挥使司大厅。 >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