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允熥赵宁儿我祖父是朱元璋免费阅读无弹窗 第254章 风云(8)(2/2)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
之后,街头巷尾依旧陶醉在应天时报带来的各种震撼当中。

 这茶摊子上,买报的员外咧嘴大笑,得意道,“别说,这十文钱花得值啊,比听书听曲可有意思多了!刘相公,你在翻翻看,还有啥有意思的事!”

 “东瀛风月......”刘相公把报纸翻到最后一页,不经意的抬头,话语突然顿住,然后撒丫子就跑。

 “哎,你跑啥,我又不是让你出茶钱........哎呦!”

 砰的一声,一根小孩手臂粗细大小的棍子,直接砸在他的肩膀上,顿时把他砸躺在地。

 紧接着数个健壮的黑衣人,手持棍棒,对着这些正在对报纸中故事人物评头论足的闲汉们,就是一顿拳打脚踢。

 “哎!来人啊,报官....哎呦!”

 “好汉饶命!哎呦,我的胳膊!”

 “大哥,大哥,为的什么?为什么打......哎呦!”

 这些黑衣人动作干净利索,丝毫不拖泥带水。既不往要害打,也不会追着打,专朝肉厚的地方招呼,几次棍棒下去,被打之人就是鼻青脸肿。

 来的快去的也快,三五个照面之后,领头的一摆手,黑衣人一哄而散再无踪影。

 从头至尾,打人者没说一句话,没发出半点声音来。

 只留下遍地的哀嚎,一地狼藉。

 ~~

 阿嚏!

 画面一转,站在淮安城墙上的曹国公李景隆,猛的大了个喷嚏。

 他身边,跟着他出来历练的国舅爷赵石,关切的问道,“公爷,您没事吧!”

 “没事!”李景隆一笑,用手帕擦擦鼻子,“老毛病了,见风就不行!”

 淮北的灾情暂时稳定了,洪水终究后继无力,被河堤阻挡。

 洪水退去需要时间,安置灾民也需要更多时间。而且因为洪水被拦住,各地的灾民更是蜂拥着朝淮安而来,人满为患。

 站在城墙往外看,窝棚一眼看不到头,等待赈济的百姓,更是无边无际......

 赵石看了一眼李景隆身上威风凛凛的,绣着金线的蟒袍,还有李景隆腰间的和田玉带,欲言又止。

 李景隆有所察觉,“国舅爷可是有事?”

 “没.....”赵石说了一声,低下头却又马上抬头道,“公爷,我等在灾区,眼前都是灾民,衣不蔽体。即便是官员也早就衣衫凌乱。您.....您身着蟒袍.....”

 “国舅爷觉得不合适?”李景隆笑道,“某反问一声,你觉得赈灾,需要什么?”

 赵石认识的想想,“粮食!”

 “嗯,还有呢!”

 “栖身之地!”

 李景隆点头道,“仓促之间能想到这两点很是难得,但还不准确!”

 “嗯.....药,衣,火,水.....”赵石想了想,大声道,“秩序!灾民怕乱!”

 “你所说的都对!但都不是根子!”李景隆继续道,“你再继续想!”

 赵石又是认真思考,却百思不得其解。

 “希望!”李景隆揽着赵石的肩膀,指着城下的灾民道,“你看着了吗?下面是不是有个老头儿,看着我一身蟒袍,慌得跪在地上磕头呢!”

 “嗯!”赵石点头。

 “我这身衣服,就是他们的希望!”李景隆大声道,“对他们而言,有穿着我这身衣服的人站在这,就等于朝廷重视他们。不会克扣他们的口粮,不会弃他们不顾。”

 “老百姓不信任当官的,可也离不开当官的。老百姓真不信的,其实是那些小官。而我穿着这身衣服,就是高高在上等于八府巡按一般的大官。”

 “他们可以不信那些小吏,却不能不信我呀!我这身衣裳摆出来,他们心里就不慌不乱了,因为他们知道,他们有说话的地方!”

 赵石似懂非懂,默默思考。

 “这么说吧,我这身衣裳是权!越是乱的时候,老百姓越需要看到权!一种,他们平日根本接触不到,却能想象得到,什么都能管的权!”

 这是,邓镇走了过来,低声道,“辛御史那边,又要杀人了!”

 “怎么又杀?”赵石看了眼城下,那些还挂着的,已经风干的尸体和头颅,“多少人啊?”

 “一百九十二人!”邓镇面无表情的说道。

 “是乱民?”赵石追问。

 “不!”邓镇摇摇头,“都是官吏,还有里正甲长之类,还有平日负责安抚灾民的衙役班头等!”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