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r> 众人无奈,只好看着沈烈又提起笔,又写下了两个字。

 “卤煮。”

 这似乎是个菜名,可芸儿更加茫然了,在心中想来想去,也没听说过世上有这么一道菜。

 于是芸儿便又呆呆问道:“少爷,这卤煮是……什么菜系?”

 沈烈嘴角便微微上扬,露出了阳光灿烂的笑容,心说这你就不知道了,这卤煮在后世可是大名鼎鼎呢!

 但凡京城人还有不知道卤煮的么?

 于是沈烈便又提起笔,写下了两个字。

 “火烧。”

 左手卤煮,右手火烧,这下子齐活了。

 沈烈觉得十分满意,卤煮火烧是京城一道著名的地方传统小吃,它是将火烧、炖好的猪肠和猪肺放在一起煮。

 对于苦哈哈的底层百姓来说,买一碗主食,副食和热汤都有了,并且还能沾点荤腥。

 这卤煮火烧起源于京城城南的南横街,这个时代是没有的,得一百年多后的清朝才有。

 这道美味本来不叫卤煮,叫苏造肉,相传乾隆年间,皇帝巡视南方,曾下榻于扬州安澜园陈元龙家中。

 陈府家厨张东官烹制的菜肴很受乾隆喜爱,后张东官随乾隆入宫,深知乾隆喜爱厚味之物,就用五花肉加丁香、官桂、甘草、砂仁、桂皮、蔻仁、肉桂等九味香料烹制出一道肉菜供膳。

 这九味香料按照春、夏、秋、冬四季的节气不同,用不同的数量配制。

 这种配制的香料煮成的肉汤,因张东官是苏州人,就称苏造汤,其肉就称苏造肉。

 正所谓。

 “苏造肥鲜饱志馋,火烧汤渍肉来嵌。纵然饕餮人称腻,一脔膏油已满衫。”

 可是呢。

 这苏造肉实在过于昂贵了,不亲民,用五花肉煮制的苏造肉价格贵,一般老百姓吃不起。

 于是便有人想出了一个好办法,用价格低廉的猪头肉代替五花肉,同时加入价格更便宜的猪下水煮制。

 没想到歪打正着,一发不可收拾地创出了传世美味。

 放下了毛笔,沈烈擦了擦手,回味着前世吃过的卤煮火烧,竟不由得流出了一丝口水。

 那目光幽幽中透着灼热。

 此时沈烈又想到了自己当年身为北漂一族,刚到京城的时候上天无路,入地无门,不得不跑到饭店打工当学徒的惨痛经历。

 什么海碗居,全聚德的后厨中,都曾经留下过沈烈忙碌的身影。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