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抬头说道,传旨给兵部,礼部,鸿胪寺。以后册封辽东等地的部族首领,须中枢派遣使者。各地藩王,不得插手!

 群臣一愣,然后马上振奋,臣等遵旨!

 文官和武将集团,还有藩王集团是天然的死对头,归根到底是后两者人,分走了他们手中的许多权力。

 边关之地汉胡杂居,藩王有处置的专权,各王的护军之中也有许多胡人。这些兵马全部在兵部的名册上,朝廷真是难以管理。

 而且,文臣对藩王们,还有着天生的警惕。

 好比大宁的宁王,年纪轻轻的手下带甲之士近八万,还不算朵颜三卫,还有那些效忠于他的草原部族等。

 如今,老皇爷在位,这些藩王都老实做人。可翌日,若有变数,安知不是下一个七王之乱?

 再者说来,大明天下唯有中央权重,方可上下通达政通四海。而藩王拥兵自重,奢靡享乐,非国家之福。

 见皇太孙监国的第一件事,就意有所指。众文臣眼睛发亮,都在等着盼着,殿下再拿其他藩王开刀。

 可等了许久,御案之后的朱允熥只是默默的批阅,再无声息。

 对于藩王,现阶段只能敲打敲打,还不能伤筋动骨。

 此时,朱允熥又翻开一份奏折,是桂林就藩的靖江王朱赞仪的折子。

 他是老爷子的侄子朱文正的孙子辈,现在年幼刚刚继承王爵,要京城派遣老师过去教导于他。

 再翻看一些,都是鸡毛蒜皮的小事,许多干脆就是地方大员上的,每个月都要来那么几次的,例行问安的折子。

 折子上无非就是说些什么臣遥想天颜,不胜惶恐。陛下当爱惜身体,天气转冷云云。

 朱允熥提笔道,尔等国家大臣,不必事事问安。安心任事,则皇祖父则安。天下安,陛下安!

 渐渐的,批复好的奏折也堆成了小山一般,朱允熥只觉得两个膀子发酸,刚想偷懒,可一抬头就是几十道直勾勾的目光。

 有种,小时候被大人看着写作业的感觉!朱允熥心中苦笑。

 这时,殿外王八耻说道,殿下,朴公公来了!

 来得好!朱允熥忙丢下笔,起身道,老朴来了?皇爷爷让你来的,早上没见他,他现在可好?

 朴不成笑着进来,行礼道,皇爷吃了早膳,跟惠妃娘娘在花园中遛弯。说着,抬起手,手指头上挂着纸包,继续笑道,这是皇爷让奴婢给殿下您送来的茶,皇爷说这种茶他喝了一辈子,最是提神醒脑!

 朱允熥从御案后走出来,一边活动着手脚,一边笑道,皇爷爷说好的茶,一定是好茶,孤亲手来泡!

 可是说着,他却没有其他动作。

 本想着借由子偷懒,但眼前数十道不怀好意的目光看着,让他浑身发毛。

 王八耻,给孤泡茶!说完,朱允熥悲愤的重新坐下,看着如山一般的奏折文书,心中道,天呐!这啥时候是个头!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