笑道,“这位是风月班头,说起这些如数家珍!”说着,又喝一口茶笑道,“朕还记得,当初还有些人上书,说京城之中风月之地太多,委实不雅!”

 李景隆笑笑,继续说道,“那是穷酸书生没见识罢了,去岁,应天府光是收秦淮河画舫还有烟花柳巷的牌照钱,就收了十八万现钱。更别说,这周边多少百姓靠着这个讨生活。”

 “你俩一个皇上,一个国公,怎么看着跟老鸨子似的?”朱高炽心里腹诽,但脸上依旧是憨憨的笑,看着傻乎乎的。

 此时,朱允熥又开口道,“所以说,江南有人钱人多啊!一桌席面八块银元,吃的人还要排队订桌。去一次画舫最少十块银元起步,可你看上去的人还是络绎不绝!”

 说着,他看向朱高炽,“而贫家小户呢?就以应天府为例,百姓之家中又存银超过十块的,就算是中等人家。”

 “贫富悬殊!”朱高炽下意识的接口道。

 “是这个理儿!一针见血!”朱允熥点头,“为什么会这么悬殊呢?”说完,有些期盼的看着朱高炽。

 朱高炽微微沉吟,“江南重商,各种工坊林立,所产之货物行销海内,皇上又特许了海关允许海商......”

 “不对!”朱允熥开口道,“起码不全对!若真是如此,起码百姓也能有些汤喝,落些散碎银两,可钱都流向哪里去了?城里其实还看不大出来,你去过乡下看看没有?贫着比比皆是。”

 说着,叹息半声道,“有钱的想着法的更有钱,大工坊兼并小工坊,然后拼命的买地。没土地的百姓只能出来做苦力讨生活,即便是有田地的呢,可种地也不过是维持生计而已。”

 “此事古来有之!”朱高炽也带着几分感叹,“非人力能改呀!”

 “这个道理朕明白,试想一下若咱们是有钱人自然也是买房买地,但你想过根子在哪没有?”朱允熥又问道。

 朱高炽想了半天,摇摇头。

 “根在就在于,江南这块地方的体量太小了!”朱允熥看着他的眼睛正色道,“你懂体量这个词的意思吗?”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