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远回答。

 裴三娘捂住嘴,泪水不争气地涌了出来,她眼睛通红,忍不住呜咽起来,“这孩子,怎么长得这么快啊!”

 “别难过了,孩子长大是好事啊!”

 木大娘搂着裴三娘,安抚她半晌,才把她劝回家。

 .......

 同样的伤别离情形发生在长安的各个角落,大唐虽然战事不断,但一直是边军作战,而这一次是数十年来第一次直接从长安出兵,这是一次难得的历练立功机会。

 各大关陇世家和功勋家族纷纷将自己的子弟安排入军,以建立功勋。

 李邺离开长安前往灞上军营报道。

 灞上军营是大唐最大的军营,戍卫长安的数十万军队,大部分都驻扎在灞上,以至于灞上有好几座大军营,俨如几座小城一样。

 可别以为灞上只有军营,几座大军营周围都是商铺,光妓院就有上百家,还有各种小酒馆。

 唐军在非战时一向比较宽松,但也不是随时随地都能休假出营,而是轮流休假出营,可就算这样,每天也会有大量士兵休假,所以总是感觉小酒馆天天爆满,或者妓院前排起长队。

 李邺很快来到灞上,这次长安出兵三万,分为五个大营,龙骧军、虎贲军、豹韬军、飞熊军、鹰扬军,每个大营六千人。

 其中龙骧为中军,举黄旗;虎贲为北军,举皂旗;鹰扬为南军,举赤旗;豹韬为西军,举白旗;飞熊为东军,举碧旗。

 官道上都是和李邺一样前去军营报道的年轻将领,个个盔明甲亮,兵器精良,气度不凡。

 三万人出征大营位于灞上最东面,占地上千亩,由五座支营组成。

 李邺来到了南面鹰扬军大营,营门前有一名迎候官,专门迎接新从军的将士。

 李邺翻身下马,将自己的任命书递给迎候官,迎候官看了看,便安排一名士兵带李邺去主帐报道。

 “原来是李队正,请随我去主帐!”

 士兵带着李邺进了军营,军营扎着一顶顶大帐,足有近千顶之多,扎得整整齐齐,步道和马道都分得很清楚。

 “李队正分到哪个营?”士兵笑问道。

 “请问有多少营?”李邺好奇问道。

 “有骑兵营、步兵营、弓弩营、斥候营、参军营、物资营、工事营。”

 “我是斥候营!”

 “原来李队正是斥候营,斥候两个营的人数都最少,但也是最辛苦,李队正做好心理准备吧!好日子马上到头了。”

 “什么叫好日子到头?”

 士兵并不回答,只呵呵一笑,带着李邺来到了报道点,登记注册,颁发军牌,忙得昏头胀脑,一个时辰后,李邺又被带到军营东北角。

 一名三十岁将领肃然对李邺道:“我叫韩征,是鹰扬军斥候右营校尉,从现在开始,你就归我管辖!”

 ……..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