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解?”

 “花痴病点治?”

 “扑街啦,雷!”

 ……

 赵原带着秦怡、白露、张钦墨,参加此次曙光和平医院船的访问活动。

 巨大的医院船静静地停在港口。

 天空湛蓝,海风袭面,旗帜猎猎作响!

 船头除了印着硕大的866舷号之外,还标注着红色的十字图案!

 这艘医疗船在国际上全长178米,最大宽度24米,满载排水量14000余吨,赫赫有名。

 不仅拥有抢救室、x光室、ct室、检验室、血液准备室等10个科室和医疗信息中心,医疗设施装备几乎达到三甲医院的水平。

 “赵主任,您好,我是曙光和平号海上医院的院长耿志超。”一个身材不算高大,肤色微黑,穿着海军服的中年男子站在登船梯处,微笑地看着赵原等人走来。

 “耿院,您好,我们是天华医院治疗八组。从现在开始,成为曙光号的一员,有任何需要,请您随时下达指示。”赵原表情严肃地说道。

 眼前一幕,唤起了一段熟悉的记忆。

 耿志超主动跟赵原握手。

 耿志超的手掌很温暖,很有力量,是标准的外科医生手。

 海上医院跟其他医院不一样,人数不多,都是精兵强将。

 因为海上执行任务,随时可能出现突发情况,所以每个人都要具备极强的战斗力。

 说得直白点,船上不养闲人。

 耿志超的年龄在四十五岁,正处于医生的巅峰期,毕业于海军军医大学,有充足的海上执行任务经验。

 耿志超对赵原做过详细了解。

 此次赵原能上船,实属意外之喜。

 据他所知,赵原擅长很多领域,他注册的是急诊外科,在神经外科、胸心外科造诣很高。

 关键是,赵原还是长江学者。

 有这么一个强悍的队友,可以提升此次执行任务的上限。

 大部分时候医院船在收治病人时,难度不会特别大。

 但有了赵原这样的高手,有些难度较大的疾病也可以尝试救治。

 这样就摆脱以往的印象,医院船的成绩更多以数量取胜。

 耿志超带着赵原等人熟悉这艘船。

 赵原走上甲板,感觉整个人的情绪瞬间放空。

 秦怡、白露、张钦墨三个女人,拿着手机开始各种拍照,然后将照片发送到朋友圈。

 医院船出港。

 到了傍晚时分,停靠在尼亚国的港口。

 港口站着一群尼亚国的老百姓举着国旗欢迎医院船的到来。

 赵原下船出席欢迎仪式。

 赵原刚返回船上。

 耿志超一脸严肃地找到赵原,“有个病人,需要你参与会诊!”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