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之挽天倾》 第三百二十七章 成事不足,败事有余(3/3)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
,不得再鲁莽从事!”

  当着一众锦衣的面被训斥着,尤其瞥见一旁纪英田似笑非笑的戏谑目光,陆敬尧面皮青红交错,拳头紧紧攥紧,不发一言。

  形势比人强!

  贾珩道:“都下去忙吧,锦衣千户曲朗留下。”

  众人齐声应是。

  贾珩与曲朗二人行至内堂,屏退左右,重又落座。

  贾珩提起茶壶,给曲朗斟了一杯香茶,压低声音,问道:“曲千户,先前交代之事,可有眉目?”

  所询问之事,自是关于忠顺王之事,时隔半个多月,也应有一些头绪。

  曲朗受宠若惊接过茶盅,低声道:“大人,已查清了一些,记述细节在此,呈送给大人一览。”

  说话间,从怀中夹层里取出几张叠得整整齐齐的纸张,递将过去。

  贾珩暗暗点了点头,接过纸张,展开,垂眸阅览着,随着“刷刷”的翻阅,心头冷笑涟涟。

  果然,一只硕鼠扔进粮仓里,不偷吃,几无可能。

  忠顺王平日生活奢靡无度,如单独凭借亲王俸禄,根本不可能维持如此庞大的花销,其人掌着内务府,如何不上下齐手,中饱私囊?

  而其奉命监修皇陵以来,贪污工款,于土木石料上以次充好,于采购强买强卖,此外王府在京畿三辅,多有横行不法,草菅人命之举。

  “这些足以让忠顺王灰头土脸,但想要扳倒其人,就需寻找其图谋不轨的证据。”贾珩思忖着,将罪证材料重又叠起,觉得再等等,就可将这罪证找人放出去。

  想了想,又将湛光流转的眸子,盯着曲朗,问道:“继续让人盯着,另外一件事儿,不知本官能不能信任曲千户?”

  曲朗闻言,心头一震,面色肃然说道:“昔日翠华山与大人同甘共苦,共赴敌巢,下官能有今日,系赖大人一手提携,还请大人吩咐。”

  他已听到风声,北镇抚司镇抚使仇良已被借调在北,镇抚使一职空悬。

  贾珩点了点头,叮嘱道:“此事,事涉本官族里一位族人,但也牵涉到大同、太原等军镇防线安危,你需得派谨细人去查办此事。”

  贾赦之事,或者说,晋地的商贾带路党,都需得派人调查,等时机一至,连根拔起。

  曲朗见对面少年权贵说得郑重其事,心头不由一动。

  贾珩从一旁的书案上取下纸笔,刷刷写了一会儿,递给曲朗。

  曲朗接过,眸光微凝,见着上面记载的任务细节,面色渐渐凝重起来。

  贾珩道:“本官也只是怀疑,你让人暗中调查一下,尤其晋、代之地,商贾走南闯北,许有北向而与敌暗通款曲者,锦衣府有警视刺探之职,对彼等吃里扒外之徒,如寻找到证据,绝不姑息。”

  他怀疑贾赦向草原走私,应不是个别现象,这里面应有一个庞大的走私链条,如晋地的商贾,前世那个明末就是带路党,这一世说不得也和建奴眉来眼去。

  如果他能找到晋商卖国的证据,就可将此辈一网成擒,抄晋商之财货以充实国库,想来天子一定欣然见此。

  只是,这些商贾背后不知是哪一路神仙,没有如山铁证,不好轻举妄动。

  曲朗道:“大人,卑职等下安排人去办。”

  贾珩道:“派往扬州城的探事,近日可曾送来汇总。”

  先前答应黛玉之事,也好一并询问了。

  曲朗朗声道:“卑职一直留意扬州之报,最近倒无异常,只是林御史会同扬州知府衙门、两淮都转运司的几位堂官,议盐务之弊议,重新厘定盐引发放核销之事,分歧颇大,朝廷的钦差也在路上。”

  所谓分歧,也更多是两淮都转运司以及两淮巡盐察院署之间的分歧,而州县地方官,则派遣武弁稽查私盐,如果这帮人掣肘,则所谓革盐务之弊,自也无从谈起。

  贾珩眸光微垂,情知双方还在博弈。

  贾珩道:“上次下毒毒害林盐院的,是哪一方势力,可曾查清?”

  曲朗摇了摇头,道:“此案扑朔迷离,急切之间,难察背后主使。”

  贾珩道:“盐务官,地方官,盐商,左右不出这三方势力,现在朝廷派钦差督办此案,不久之后当有结果,命令南面我们的人,只管保护好林御史。”

  巡盐御史都能被下毒暗害,如果钦差没有该地全员恶人的魄力,大抵不是折戟沉沙,就是铩羽而归。

  曲朗点了点头,应命而去。

  待曲朗离去,贾珩也没有多待,离了锦衣府,向京营而去。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