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沿着抄手回廊,消失在拐角处。

  荣庆堂中——

  贾母揉了揉眉心,面有倦色,看着宝玉、黛玉、探惜等人,最后将目光落在王夫人身上,笑道:“宝玉她娘,等这几日赖嬷嬷若是来寻我,就说我身子不大爽利,正在静养。”

  分明是不想应对赖嬷嬷。

  王夫人闻言,抬头看向贾母,轻笑了笑说道:“好。”

  “行了,你也不必在这儿伺候着了,回去歇着吧。”贾母又笑着说道:“宝玉他们姊妹,在这陪我这老婆子说说话。”

  王夫人应了一声,看了一眼宝玉,倒也不说什么,就是在金钏,玉钏、彩云、彩霞等一干丫鬟以及婆子的簇拥下,回自家所在院子去了。

  贾母宠溺的目光看向宝玉,无奈道:“你这个族兄是个杀伐果断的,才在外面杀将一通,回来又要办了赖家。”

  没了贾政和王夫人在,宝玉旋又恢复了神采,面如傅粉的脸蛋儿上现出笑意,说道:“我看珩大哥虽倔了一些,但对老祖宗还是很敬着的,听说老祖宗上次赏了他个丫鬟。”

  贾母:“……”

  黛玉横了一眼宝玉,心道,这呆子。

  好在这时,李纨笑着接话说道:“是个叫晴雯的。”

  贾母点了点头,说道:“晴雯那孩子是个好的,心灵手巧,也不知现在在他跟前怎么样了?”

  鸳鸯容色清丽的鸭蛋脸儿上浮起浅浅笑意,俏声说道:“听说晴雯在珩大爷身边是头等大丫鬟,上次我去见她,看她拿本千字文在那识字,说是珩大爷教她的呢。”

  贾母闻言,反而起了诧异,说道:“他教晴雯识字?”

  本来是打发个颜色好的,将来若收了作填房,也能念着他的好,现在怎么还叫晴雯识字。

  不仅仅是贾母纳罕,就连李纨、黛玉、探春也是暗暗称奇,这位珩大爷真是行事出人意表。

  鸳鸯笑道:“珩大爷说晴雯年岁还小,现在识字不晚,读书总以明事理为要。”

  黛玉粉面带笑,丹唇轻启,轻声说道:“世说新语曾载,郑玄家奴婢皆读书,言语应对引述诗云,珩大哥有古人雅致之风。”

  怪不得先前那那少年说仰慕她的父亲,她父亲为前科探花,读书人就没有不敬仰这种科场菁英的。

  在古代见子赞父祖,再是脾气差的人,也都要面露欣然。

  “世说新语我知,可郑玄是谁?”宝玉挠了挠头,也不知是凑趣还是真的不知。

  就是段子合集,宝玉平时爱读杂书,自是知晓。

  黛玉明眸顾盼流波,掩嘴娇笑道:“汉代的经学大家,这你都不知?若是舅舅问起来,只怕饶不了你。”

  探春笑着打趣说道:“二哥哥,得好生读几本书了。”

  宝玉“憨厚”一笑,心道,什么四书五经,读来作甚?除却外,多为前人杜撰伪作。

  贾母听着荣庆堂的欢声笑语,原本疲倦的脸色也好了许多。

  不提荣庆堂中,却说贾珩在凤姐以及林之孝等一干下人的陪同下,出了荣国府。

  凤姐先让林之孝带着人押着赖人往东府里先行,而后随着贾珩缓步而行身后远处坠行着平儿等丫鬟。

  正是明月朗照,廊檐下,悬着的灯笼,灯火璀璨,一明一暗交错映照在凤姐金翅熠熠的云鬓首饰上,晕下的橘黄色灯光落在那张轻熟、艳冶的脸蛋儿上,中和了几分凌厉之势,竟有几分良家味道。

  秋风徐来,将凤姐身上一股馥郁甜香带将至贾珩鼻翼下。

  贾珩面色顿了下,瞥了一眼凤姐,有时候也不得不承认,论人妻之丰韵柔媚,凤姐不在尤氏之下。

  只是一个凌厉刚强,一个逆来顺受。

  这时,冷风吹来,也将贾珩心底深处的那一丝读书人拉良家下水的邪念驱散,心头微顿,目光重又清正。

  嗯,无行为则无犯罪。

  “珩兄弟,那桩生意,我已经停了。”凤姐嫣然一笑,压低了几分声音,说道:“珩兄弟,你这拔出萝卜带出泥真是绝了,我刚刚配合的还行吧。”

  贾珩点了点头,闻着再次忽近的馥郁香风,又听得“拔萝带泥”“配合”之言,终是眸光凝了凝,向一旁闪了两步,清声道:“凤嫂子能够迷途知返,我很……欣慰。”

  方压下饱暖后起的一缕旖思,却一时也想不到好的词。

  凤姐:“……”

  愣怔下,美眸中闪过一抹恼怒。

  这杀才,欺负她不读书吗,又不是她老子,还欣慰?

  欣慰你个头!

  第一百四十六章凤姐:欣慰你个头!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