厚皇恩厚宠、注重前途远大的子弟从来都不把他这个朱府扈从放在眼里,吕靖此时又岂会额外去照顾张晋?

 没有踩一脚,就相当客气了。

 不过,现在是朱芝要见张晋,吕靖也不会怠慢。

 …………

 …………

 抚羌城大营再是简陋,萧林石让人给朱芝安排的驿馆也不会差,乃是原部族首领位于石寨之内的一栋别院木楼。

 吕靖领着略加洗漱的张晋走进来,赵善、萧纯裕二人

 这时候正起身从朱芝住处告辞离开,看了张晋一眼,都没有作声说什么。

 “张世兄坐下,两年前你们从汉源而过,当时事务繁忙,也没有好好招待你与世叔,不想一别两年,竟在抚羌城再次相见。”朱芝招呼张晋坐下来,又示意还习惯侍立一旁的吕靖坐下来陪着说话,侍茶之事交给杂役去做。

 张晋拘谨的坐在下首案几之后,一时间不知道要说什么才好。

 “汪伯潜、晋庄臣、罗楠光等逆党畏恐失势,劫持陛下出京逃往润州,谋求另立朝堂,世叔他是糊涂,竟然不识汪晋等人的险晋用心,涉事其中,终致事败流充之祸,令张世兄及妻儿也难逃流徙到这苦寒之地来,张世兄这两年想必是满腹怨恨吧?”朱芝眼神灼然的盯住张晋的眼睛,问道。

 “我父亲当时涉身其中,也是深受蒙蔽,绝无相害京襄之意,但大错铸成,流徙吐蕃,也是咎由自取,绝非怨诽之念。”听朱芝言语不善,张晋以为司空府终究还是不放心他们这些人,吓得面色惨白,连忙申辩道。

 “是吗?不过,我可听说有些人流放到炉城,明里暗里可没有少说司空府的坏话,甚至可以说是到了明目张胆的地步了。”朱芝沉声说道。

 “……”高原的深秋,已很有几分寒意,张晋这一刻背脊却有潺潺汗水而下,跪坐案后,说道,“初涉苦寒之地,饥病交加,饿殍于野者也有

 之,是免不了有些牢骚之言流传出来,但近两年苦役劳作,最初的浮躁、怨恨早已磨灭,剩下皆是对以往所犯大罪的悔悟……”

 “好了,你不要替别人掩饰了,”

 朱芝挥了挥手说道,

 “不过,说起来你是该怨恨的,先帝待你张家何其不薄,先帝病逝时犹念念不忘驱逐胡虏、收复中原,但先帝驾崩之后这些年,你张家为收复中原做了什么?你应该怨恨汪、晋这些逆贼,蒙蔽了你父亲的心志,你应该怨恨为何不是堂堂正正战死在沙场之上,你应该怨恨为何不能堂堂正正为国捐躯,却沦落到现在这个地步,最后只能在饥寒交迫、无声无息中死去!你可还记得随先帝迁都建邺之初,你看不惯世家子弟忘却国仇家恨,整日登楼饮宴狎妓玩乐,你曾拔剑与之割袍绝交,言男儿当为社稷从军征战、马革裹尸,以求万世之名,而非图一世之享乐?不是没有过去几年,你就将这些统统忘却了。是什么让你忘却这些,你心里真真没有一点怨恨吗?”

 张晋惘然箕坐案后,想起年少时的豪言壮语,满脸羞愧,都不敢抬头看声色严厉的朱芝。

 “张晋你抬起头来,我说这些话不是要羞辱你,”

 朱芝沉声说道,

 “我来抚羌城之前,曾往泌阳见过使相。你们在炉城所说的那些牢骚话,早就有传到司空府,而且你也想不到会是谁将你们说的这些话密报有司

 ,照道理来说,使相不应该管你们的死活,一切都是你们咎由自取,但使相总是不忘旧情,在我辞行时要我仔细甄别,确有痛改前非者,可以适当加以宽免。可惜啊,我了解的情况是痛改前非者实在不多,我也不能辜负使相的信任,妄意宽免心怀怨恨之人。你说再多的话,我也不会相信,我现在只能给你一个机会:番营会从流充囚徒里招募一些兵卒,应募之后可以赦免旧罪,以平民的身份服役军中,你要是愿意,我可以给你一个名额!”

 “我愿从军征战!”张晋泪流满面,伏地长跪道,“我宁可以大越子民的身份战死沙场,也不想作为流囚,在这苦寒之地无声无息的死去!”

 未来的西燕郡国,徐怀希望是一个汉番相居交融之地,既有契丹、羌彝乃至吐蕃族人在此栖息,也应有大量的汉民在此繁衍,未来才有可能保证贡嘎山以西更为高寒险恶之地,一步步融入帝国之中。不过,贡嘎山与邛崃山之间,气候温润也只是相对贡嘎山以西的高寒之地而言的,对比中原,环境还是太恶劣了,正常情况下,不可能有谁愿意迁居此地。那抚羌、炉城等地的汉民从哪里来?如果流囚苦役永远都得不到赦免,岂非这些地方的汉民永远都要低诸番一头?

 再一个,炉城、抚羌城要发展,数千流囚绝大多数都读书识字,也不能完全不用。

 当然了

 ,也绝不能不加甄别的,将所有流囚都加以赦免、加以任用。

 那样不会-->>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