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祁镇眯着眼,心中自然明白贝琳在打什么主意。

 “卿家说说看,赏赐他们什么合适?”

 眼见君臣二人你一言,我一语,曹鼐等人从起初的震惊,慢慢变得麻木起来。

 毁灭吧,赶紧的!

 累了……

 贝琳依旧兴致勃勃地说道:“此战,神机营的作用至关重要,不如将运载神机营的舰船,命名为忠义陈柳林号,如此,不但陈柳林得以名垂青史,便连神机营,在作战的时候,也是与有荣焉!”

 朱祁镇实在忍不住,噗嗤一声,笑了。

 这个贝琳太坏了,揍人不说,还把人往火坑里推。

 可怜的陈柳林,自此以后,必在安南国内定名声大振。

 或许是因为受到朱祁镇的影响,其他人都乐了。

 就连曹鼐,如此严谨的一老头,都忍不住嘿嘿的笑起来。

 虽然贝琳平日里多少有些叛逆,又有些为老不尊,不过,看着他阴别人的时候,其实还是很令人身心愉悦的。

 朱祁镇忍俊不禁道:“朕看还不够,以后祭祖时,也要将他的名字添上去,要告诉祖宗们,这安南,不知有多少心中向汉的大义士,曹卿家,到时候这祭文,你来负责。”

 曹鼐正傻呵呵的乐呢,听到这里,脸又拉下来。

 毕竟这仗还没打起来呢,就开始惦记着祭祖了?

 万一前线战况不理想,面子还要不要啊?

 “臣……遵旨。”

 思来想去,曹鼐决定还是先答应下来再说。

 朱祁镇想了想,又说道:“朕觉得这还不够,还要派出使者,到陈柳林的乡中去,给他营造石坊,赐其家族忠义节坊才是。干脆这样吧,翰林院修一部《交趾忠义录》,便是要择选交趾故地的忠义之士,为其做传,使其芳名百世,遗泽子孙。唐卿家,这件事你来负责,忠义录的头名便选陈柳林,要好生采纳他在京师时,为大明效力的事迹,这一篇传,朕要亲自过目。”

 唐行古行礼道:“陛下赏罚分明,臣很钦佩!”

 朱祁镇点点头,又说道:“正好几位卿家都在,不如议一议,朝廷收复交趾之后,该如何治理?”

 这番话乍一听,倒也没错,当初宣宗放弃交趾,就是没处理好统治的问题,因此,这一次如何统治,却是重中之重。

 可问题是,你还没打下来呢啊!

 曹鼐只得硬着头皮说道:“皇上的担忧不无道理,不过,眼下大军已经开拔,臣等以为,应将重点放在行军路线,朝廷距离安南万里之遥,那边山高林密,我军异乡作战,还需谨慎啊!”

 朱祁镇仍是一副不以为然的表情:“卿家多虑了,区区安南,不在话下,至多一个月,便可解决战斗,眼下朕与诸卿需尽快商议出下一步的打算,待前线捷报传来,便可立即实行!”

 曹鼐皱眉,道:“皇上,这行军打仗……有时候,不能只看表面战斗力,影响战局走势的因素极多,不可大意啊!”

 “放心吧,朕自有打算!”

 朱祁镇摆摆手,又问道:“贝琳,你说一说吧,对安南国……不对,是交趾,以后该如何治理?”

 贝琳稍加思索,然后说道:“臣听闻,交趾南部乃开阔平原,万里沃野,水稻可以三熟,乃天下最重要的粮仓,不只如此,沿海许多地方,十分适合建造良港,无论对下西洋,或是出海捕捞,都有莫大的好处。而且,交趾本为大汉故土,仰慕汉文化者不在少数,其实,谁来统治,对他们来说又有什么分别?即便有狼子野心之辈,臣还听说,交趾也有大量的汉人,如今听闻重归朝廷,定喜不自胜。”

 曹鼐忍不住说道:“虽说交趾乃汉朝故土,毕竟这么多年过去了,又有太宗皇帝的前车之鉴,这些人早已离心离德,若听之任之,恐怕到时候依然是一方不靖,屡勤王师。”

 二十多年前,宣宗皇帝继位之初,以“数年以来,一方不靖,屡勤王师”为由,下令撤兵。

 大明撤兵之后,黎利立即发布《平吴大诰》,称他自己的抗明斗争是“仁义之举,要在安民,吊伐之师,莫先去暴”,继而提出大明和安南两国是“山川之封域既殊,南北之风俗亦异”,因而有必要脱离明朝统治,自行建国,于是建立后黎朝。

 这些年来,由于大明一直受到漠北蒙古人的袭扰,再加上沿海的倭寇横行,早已无暇南顾。

 安南国则趁机向南发兵,进攻占城国。

 随着前线不断胜利,安南国也开始自大起来,竟想效仿当年的南北朝,将大明视作北朝,而自己以南朝自称。

 曹鼐的担心不无道理,当初就没守住,现在又来,谁知道会不会重蹈覆辙。

 贝琳沉吟片刻,然-->>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