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是质量不过关,半路上散架子,将损失多少人力物力!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开局土木堡,大明战神有点慌】  【】

 这个烘干法倒是可行,就看船工们的技术手法了。

 “这件事你做的对,明天就下旨,提高船工待遇,薪俸翻一倍!”

 朱祁玉有些不解,问道:“翻一倍,是不是……太多了?”

 船厂的船工可不是三五个人,至少十几万,翻一倍得多少钱啊?

 “不多,朕就是要告诉天下人,只要有本事,朕绝不会吝惜银子,而且,朕准备废除户贴制,所有百姓都可以自由选择职业,不再受户籍的限制。”

 “啊……”

 朱祁玉再一次惊掉下巴,废除户贴制?

 哪怕你是皇帝,天下的事你说了算,可是,老祖宗定下的规矩,怎可说废就废?

 朱祁镇当然清楚,可是,户贴制不废除,人力资源跟不上,新政如何开展?

 虽然在后世眼中,户贴制是桎梏,是阻碍历史发展的枷锁,可是,看待任何事都要先搞清楚一件事,其背后的环境是什么?

 如同科举一样,在诞生之初,绝非一无是处,而且,是维护国家统一的有效措施。

 洪武三年,朱元章宣布实行户贴制,标志着明朝户贴制正式启用。

 最开始建议户贴制的人是太常少卿陈昧,太常寺主要负责朝廷的宗庙礼仪,有一次陈昧向朝廷上奏,说按照周礼,皇帝在祭祀时应该把国家的户口人数告诉上天。

 陈昧的谏言与朱元章的想法不谋而合,因为明朝刚刚成立,这个时段最重要的是稳住民心,然后才能继续发展,然而如何能得到民心,让他们认为君王是至高无上的?

 朱元章思来想去,觉得祭天是一个不错的方法。

 通过祭天来告知天下百姓,皇权是上天注定的,天道不可为,好让那些黎民百姓真正臣服于自己。

 不过,陈昧的建议虽好,却存在一个客观的现实,就是首先要掌握这个国家的详细人口数量,这可是一项大工程,况且明王朝还未完全巩固江山,战事连绵不断, 统计人口更是难上加难。

 不久之后,有人帮朱元章解决了统计人口的难题。

 此人名叫陈灌,是大明的开国功臣之一,任宁国知府。

 陈灌在任期间,除了尽职尽责地搞地方建设之外,时常去体察民情。

 在这个过程中,他发现当地士绅豪强经常会用各种手段霸占百姓的土地,于是严加查处,并明令当地士绅,不准欺压百姓,否则严惩不贷。

 可是,士绅豪强们虽然不明抢,私底下却有很多手段,官府的命令只治标,无法治本,于是陈灌开始在宁国地区彻底清算人口数量和土地面积,防止豪强再度霸占。

 具体举措就是挨家挨户的清算,把每一家的人口,房屋,土地,甚至是耕牛的数量一五一十的统计出来,然后经过官府和被调查住户的确认,俗称户贴,签字画押后一式两份,分别交给官府和百姓保管。这样一来每家的财产都有了明确的数字,即使被豪强霸占,百姓也可以拿着户贴去官府告状。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开局土木堡,大明战神有点慌】  【】

 陈灌这一举动可谓一举两得,不仅有效维护了百姓的利益,还让官府精确掌握了子民数量和土地面积这两项重要数据。

 这项举措上奏朝廷之后,朱元章不禁摆手称赞,认为如果效彷陈灌的户贴制,把户贴制普及全国,那么不仅可以掌握全国子民的数量,还能有效地抑制土地兼并问题。

 wap.

 /92/92372/20359339.html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