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不下的世家。

 他们为了生存,一定会奋起反抗,毕竟现在大汉仍然还是察举制。

 一旦州府郡县的学堂出现,这选拔官吏的方法就会瞬间取代察举制,到时候没有了上升渠道的那些中等甚至小型世家豪族。

 他们想要生存只能投靠皇室,投靠朝廷。

 到时候,他们就会再次恢复成一盘散沙的状态。

 而那个时候,朝堂再次施行一场变法,他们就会和当年一样,出现无法凝聚实力,无法联合起来和朝廷抗衡,最后被朝廷分而化之。

 不得不说,刘禅当真是玩的一手好权谋,如今没有了诸葛孔明徐元直这些智谋之辈,可是刘禅却也有了足够的长进。

 此时的刘禅,有一种让他们面对当年的曹子桓的感觉。

 不,他要比曹子桓更加的狡诈,润物细无声的手段让他们感觉面对刘禅必须要小心谨慎,稍有不些许的不注意,很可能就进入了他的圈套之中。

 此时不单单是众多家族陷入了沉寂,便是司马伷都陷入了沉寂之中。

 他虽然狂放,虽然刚刚有颇多无礼之处,但是他又不是傻子,他只是想要尽可能的挑拨大汉朝廷和这些心怀鬼胎的世家之间的关系罢了。

 他的办法虽然粗鄙简陋,但是当真好用。

 可是如今这位大汉的太子抛出了这么一个消息,让司马伷都有些惊诧起来,他也在考虑,考虑如今这到底是什么一个情况。

 同时也在想,若是这件事情真的让刘禅做成了,那么他们要面临的恐怕就就是一个真正的庞然大物了。

 他们让出中原大地的目的,是因为那里的世家实力强横,那里的世家林立。

 让出自己绝大部分力量,这就像是一颗无比香甜的糕点里面放着猛烈的毒药。

 要将大汉朝廷一举毒杀。

 甚至要让刘禅和这些世家拼杀到底,最好变成两败俱伤的局面才是最好不过的事情。

 但是最后的结局和他们预想之中当真是越差越远了。

 刘禅明明已经算是真正的手握大权,仍然还能克制住自己的欲望,不断的试探,不断的求和,迟迟无法引爆世家这个大火坑。

 一手杀戮,一手怀柔,同样也让这些世家游移不定。

 如今这件事情一出,加上现在这天下慢慢出现的那说书人。

 大汉的名望已经越来越重了,甚至已经开始有人将去世的刘玄德和现在的刘禅比作当年的世祖光武帝。

 说他们是另一对儿再造大汉之人。

 这种说法已经在天下传的沸沸扬扬了,这种手法着实让人有些无法破解,总不能让人讲那些说书之人全都杀了吧

 这种事情是堵不住的。

 刘禅用另外一种百姓喜闻乐见的办法,打开了这天下口舌的另一条渠道。

 而且不仅如此,刘禅的那些人说书人是真不把自己当外人,大汉的那些秘闻,那些宫闱密事,他们都敢肆无忌惮的说出来。

 这样一来,反倒是司马氏想要弄出一些同样的办法抹黑刘氏一族,这事儿也说不过去了。

 毕竟还有什么比自黑更加让人震惊的。

 他们说的再多,翻来覆去也就是那些东西,你难不成要让百姓更加喜欢听那些朝堂之中的尔虞我诈?

 他们所能够听得懂的,也就是那些让他们浑身激动的宫闱之事,还有那颇为荒淫无道的君王诸侯。

 甚至刘禅等人为了衬托大汉,还顺带手的编排了一番大魏的那位太祖。

 毕竟为了找女人,将自家儿子,自家侄子,还有自己的亲卫大将都一股脑的坑死了,这件事情着实有些传奇了些。

 司马伷如今想要打破僵局,破坏刘禅的计划,可是最后他还是默默的放弃。

 他现在摸不准刘璿的手段,同时诸葛乔和诸葛恪这两个在大魏也是挂了名的家伙可是一直还没有出现什么的声音呢。

 若是自己这个时候蹦出来,他要面对的可不是诸葛瞻这个愣头愣脑的小子。

 现在唯一能够做的,静观其变罢了。

 最后在众人心思各异的注视之下,还是这里的地主,那位代表着琅琊王家,作为大汉徐州刺史的王祥再次站了出来。

 “这名额,王家要一成!”此时的王祥完全不像一个大汉的徐州刺史,更加像是一个市侩的老人,一个标准的世家家主,“徐州的州学会在下邳建立,一应设施全部由王家负责,老夫会亲自下场教学。

 同时州学之中的先生,老夫会邀请诸葛兄,一同执掌,不知诸葛兄意下如何?”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