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肇和曹泰两个人拱手之后,就直接带着那大营之中的千余人离开了,一路朝着长安而去,同时让这大营之中的士卒四散而去通禀各路将领。

 其中雍州战场上最前线的司马仲达,配合司马仲达围剿陇右郡的曹宇,还有另外的人马。

 比如扶风郡等地的驻守兵马,让他们小心汉军的突袭。

 以及最重要的,斜谷道的陈泰,让他快速的撤回来,莫要让汉军抄了他们的后路。

 就在曹肇和曹泰两个人以为一切都已经准备妥当了的时候,那子午谷道路上再次出现了一票人马,为首之人,赫然是从很多年前就嚷嚷着要奇袭子午谷,突袭长安的魏延。

 而本应该点燃狼烟的习隆此时却是没有任何的动作,反倒是看到了魏延之后,露出了一脸的笑容。

 “打开营寨!”习隆此时竟然一声大吼,将那子午谷营地大门从里面打开,迎接魏延进入。

 “大汉步兵校尉习隆,拜见魏延将军!”

 习隆并非是什么汉军小校,而是从一开始就被魏延安排换上曹军衣物,带着两百余名打扮成曹军溃军的士卒准备接近那曹肇和曹泰两个人。

 其目的就是要取得了曹肇和曹泰的信任,之后帮助魏延神不知鬼不觉的突破子午谷大营,让他们能够更加顺利的攻破长安城!

 而习隆虽然这才算是初出茅庐,但也只能够偏偏曹肇和曹泰两个曹家的小辈罢了。

 魏延之所以选择了子午谷,并不单纯是因为出了子午谷,便可以直入长安脚下,最重要的是,他的这条计策只能忽悠忽悠那两个小辈。

 从斜谷道出现可以直奔眉县,之后魏延其实也是有把握突袭长安城的。

 但是习隆恐怕就做不到这么容易的去的对方的信任了。

 因为相比较于曹肇和曹泰两个人,出身颍川陈家的陈泰用脚丫子想,也能够想到,习隆的这个姓氏,是出自襄阳的那几大世家之中的一个。

 所以当魏延知道子午谷外面的敌人是曹家的两个小辈的时候,就知道长安恐怕曹氏是保不住了。

 而习隆既然是襄阳世家子弟之一,同样也是大汉的步兵校尉,那么他的那个所谓的兄弟习充也是魏延的人了。

 那人也同样是魏延从成都带来的几个人之一,大汉射声校尉,向朗之侄,向宠之弟,向充!

 这两个家伙就是魏延奇袭长安的关键,此时一切顺利。

 习隆为魏延打开了子午谷的营门,而向充也会如此,他此时已经进入了长安城,就等着魏延等人兵临城下了。

 当初第一次奇袭长安的时候,魏文长和张伯岐有极好的机会夺下长安的城门,但是他们的身后没有援兵,大汉的势力也不足以支撑他们源源不断的进攻。

 加上曹叡亲自坐镇长安,曹军兵强马壮,实在是没有办法夺走长安。

 可是现在不一样了。

 之前长安城先后在司马仲达,曹宇等人手中,现在曹肇和曹泰两个小辈回到了长安城,他们就变成了驻守长安的最高守将了。

 面对曹宇这个老辈,和司马仲达这个家伙魏延不敢说自己能够稳胜,但是面对两个曹魏小辈,他觉得自己还是没有什么问题的。

 一行数千人马从子午谷快速的走出,在习隆的掩护下进行了短暂的修整,等到天色暗淡之后,魏延便开始带着兵马沿着道路一路疾驰,朝着长安城而去。

 此时的向充也如愿以偿的获得了曹家两叔侄的信任。

 做出来一副等候习隆的模样,死赖着城门不走,这也成功的让他能够留在城门之处等待。

 而曹肇和曹泰两个人则是回到了长安的府邸之中。

 此时已经入夜,但是他们仍然没有休息。

 “叔父,如今长安兵马稀少,我等是否需要先行像洛阳求援,请陛下派遣援兵而来?”

 曹泰作为曹仁的儿子,虽然年纪比曹肇大不了多少,但是辈分儿上到真是他的叔父。

 “此去洛阳路途遥远,若是想要请洛阳援兵,恐非善道,不过不要紧,某家已经派人传令了,调潼关以西的诸多兵马进入长安,保证不会出现问题的。”

 此时的曹泰倒是沉稳了下来,同时他作为曹仁的儿子,不但承袭了曹仁陈侯的爵位,还有持节之权,此时倒是真的可以调动潼关兵马。

 就在曹泰满脸笑容的时候,突然一阵嘈杂声再次传来。

 同时一名士卒飞奔到了府邸之中,来到了他们的面前。

 “汉军来袭,已经破城了!”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