残余下来的。

  周成没有弃用,而是打量了一下两个入路,紧接着,周成就问作为一助的薛修德,先要来了一颗克氏针。

  仔细地打量了一眼后,用克氏针定位了一下大概的骨折线上缘,这般后,周成未再行操作,而是继续把小切口专用的内固定器械,用原有的口子,进行了放置。

  将两端的伞蕈样器械放置入骨髓腔后,并未直接开始结合的固定。

  而是又一次放任不管。

  这般后,周成就道:“为了保险起见,我们现在重新透视一次,看看骨折线与移位的情况吧。”

  周成这话,让其他人都始料未及。

  不过,正式手术前,再操作透视一次,属于常规操作。

  众人退出,到了隔离间。

  很快,透视结果出来了,骨折线对位还算颇好,应该是薛修德或者是景观星教授的手法复位,做得极好,比术前的骨折线裂开程度看起来要贴合得多。

  这般后,众人才重新进手术室,薛修德问:“小周,你刚刚这么透视一次。是要做什么啊?”

  “薛教授,主要是为了定位和定向。”

  “我刚把克氏针放在的位置,正好大概就是平骨折线上缘的位置。我在思考,等会儿克氏针,到底是要平骨折线上缘进,还是在下缘进。”

  “评估这个的主要依据就是,我要看看这个骨折线的斜角,以及我们要用到的小切口内固定器械的上下长度。”

  “这也是我不把内固定器械提前固定的原因。而且我要评估一下轴径,因为最好的固定方式就是,把克氏针打到骨折线下,而内固定器械能够刚好跨越过克氏针的位置。”

  “这样才能够达到最好的固定效果。”周成一边说,一边就又开始操作了起来。

  薛修德教授等人都还在消化刚刚周成所述内容的时候。

  便只见,周成竟然已经是操作着两端的内固定器械,将其完美地贴合在了一起。

  但是,此刻,周成并未完成将内固定器械撑开抓住骨内骨质的操作,而是在比比划划着。

  见此情形,薛修德忽然反应过来,问:“小周,你不会是想着,通过盲导,将克氏针打到内固定器械的那个孔里面去吧?”

  薛修德是见识内固定器械最多的教授,因此,他对其结构是最为熟悉的,其中,在伞蕈结构的蒂部,有一个留出来的孔,他一直都没想明白到底是什么用处。

  但是,现在思考起来,貌似,这个孔,是周成提前就留好了的。

  周成其实早在设计这个内固定器械的时候,就已经想到了长骨折线的骨折的小切口内固定器械。

  那么,在这个伞蕈结构中,还有一些颇为奇怪,看不出来的形状,是否,都有其他用途?

  周成一笑:“是的,薛教授,其实,这种理念是借用于髓内钉内固定术过程中,用到的外器械公式,可以从体外,将螺钉盲打入髓内钉的螺孔之中。”

  “只是现在还没有设计好而已。”周成回复后。

  也没多言,而是先通过克氏针的尖端,戳破了外侧的皮肤,然后穿过肌层,直达到骨骼外。

  “小切口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我们选择放内固定器械,至少要在骨折线上方2cm,中间部位的长度,一般不低于5cm!”

  “我们内固定器械中部的孔,一般是放在中间部位,因此,我们至少选择的进克氏针部位,是在骨折线下方3cm,中间部位的长度越长,这个距离就越大。”

  “这样骨折断端两边的骨质保留就越好。”

  周成一边说着,一边就直接用电钻,竟然直接朝着股骨把克氏针打了进去,一路,除了股骨带来的阻滞感,竟完全没有其他的阻滞感了。

  很快,克氏针就来到了骨髓腔的另外一侧骨质内壁。

  这代表什么,这代表周成要么是跨越过了伞蕈内固定的伞把,要么就是穿过了那个孔。

  这么精准地就恰好能够穿过那个部位,这也太?

  匪夷所思了吧?

  周成也没有第一时间把打入的克氏针进行透视,而是采用同样的方法,把第二个克氏针同样打了进去后。

  再透视了一个正侧位。

  通过C臂X线的阅片器,可以看到,克氏针正好穿过了内固定的那个孔,不偏不倚。

  这是对整个手术流程绝对的控制!

  在术中,有一些经验比较丰富的术者,可以盲穿打到一定的结构,比如说直接打到股骨大转子,这是经验。

  但是要固定点打到一个孔里面去,而且这个孔还是随机的,这就不是经验能够做得到的了。

  这种操作,如同是卖油翁的神技也不为过。

  隔离室内,阵阵倒吸凉气的声音发出。>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