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
“肯定不算这一届最差的咯!但是和其他的同学比,绝对不占优势。如果真要去读博士的话,这点东西还真的不够看的。”

“一些专业型的硕士,都比我能拿出来的东西更多。”

董于亥摇着头,有些丧气。

“就我们这一届,就我所知的,就有人已经发表了两篇十分以上的文章了!而且还是个专业型硕士,你知道两篇十分以上的论着是什么概念么?”

“这成绩拿出去评副教授都绰绰有余了!”

“我这别说是三篇水文了,十篇,二十篇,都顶不过她的这一篇文章。”董于亥无奈地摸了摸头。

这个周成倒是晓得一点,发表的文章,质量为上,数量其实反倒是在其次。比如说,二区的文章的影响力,不是你发几个四区的文章能比得上的。

而一区的文章,也不是你几篇二区的文章能够比的。

在华国,更多讨论的是中科院的分区。

影响因子在前百分之五的那一撮,文章发表的难度,不是几篇二区的文章可以比的。

当然,需要的内容质量,也不是一般的期刊能比的。

“好吧。”周成砸吧着嘴,露出了诧异之色。

不在同一个水平,看事情的水准和基线,是不一样的。

在八医院,你只要是发了sci,别人都只会夸你牛逼,但是到了这里,好像发的文章不够多,影响因子,也就是期刊不够高的话,还成了说不出口的‘耻辱’似的。

虽然这么形容有点夸张,但是在周成看来,董于亥已经是老牛逼了,他如果回去八医院的话,莫说是林霖和杜瑞奇了,就是闵朝朔和杜严军,根本都不可能和他对抗的。

三篇论着类型的sci,对教学医院的吸引力,是很大的。

特别是在如今这个比较注重‘科研’和内卷严重的时代,文章为王,是一种大势所趋,无法跟随时代的潮流,就得被时代所淘汰。

虽然网上有说,医生最终会归结于在治病救人,但是,你怎么就能确定,会写文章的那些学霸,你写文章的时候,内卷不过他们,在做手术的时候,你就能把他们吊打了?

他也同样能够内卷死你。

好比杨弋风,会发文章吧,随随便便玩着好像都发了几篇,然后别人的临床能力怎么样?

在湘南大学附属医院,在血管外科领域堪比教授。

这么算起来,那么魔都交大这边的顶级天才,好像都是差不多的。

“于亥,你再给我说说,如果我去了医院的话,还要注意些什么?科室里有没有一些比较牛逼的人物这些?”这才是周成比较重视的。

在八医院的时候,周成就吃过‘亏’的,他如果真的一直去和杜严军刚着来,那肯定会被蔡东凡和罗云厌恶,退而求其次,慢慢来,才是正道!

先遇到了这些惹不起的人,就先躲开,没必要硬着刚。

董于亥就道:“周成,这个其实不是我不愿意给你讲啊,主要是,科室里的人比较多,而我只是学术型研究生,所以对一些师兄和师弟,不是同一个导师的,都认不全。”

“所以我能给你讲的,都是一些比较特殊的,还有更加深层次的,就得你去慢慢挖掘了。”

“就从我们这一届的我给你讲吧。”

“丁点姐,头一份的。”董于亥首先就竖起了大拇指,说:“运动医学陈老师的硕士研究生,今年研究生三年级,专业型硕士研究生,我们科唯一一个学术和临床两头威风的大姐。”

“听说现在都已经可以常规开展运动医学的IV级手术了,遇到了她的话,躲着点,这位大姐,脾气稍微有点火爆,你可以问她问题,但是不能拖后腿,不然很有可能会被喷。”

“嗯,是被喷,不会被骂……”

丁点。

周成点了点头,记住了这个人。

只是还是个女孩子?怎么就成了大姐大呢?

董于亥继续时候:“然后我们这一届,处于第二梯队的学术型研究生就是……”

“然后还有一个博士三年级的师兄,不是在我们团队啊,目前已经在科室里常规地开展各种III级手术,有小主治的称呼,而且也是科研大手,他自己申请了将近八九个市级自然科学基金,以团队里老师的名义,书写标书。”

“前面两年,帮自己的科研小组拿下来了两个面上课题,加上他研究生阶段也申请到的两个,相当于光是他自己手里的面上课题就有四个。”

“校级、市级这种小课题,都难得数清,基本上就是行走的sci,反正听说他们小组内啊,都搞不清楚他正在做哪个课题,反正就隔三差五就发了一篇文章。”

“目前发表文章最高的影响因子是十九分(论着类型)!”

“这是目前博士三年级一辈,顶牛的人物。”

说到这,董于亥喝了一口水,紧接着又说:“但是啊,博士三年级里,除了这个师兄之外,还有一个是-->>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