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要选出最强的两个人组成小组,尽可能地多对几个题。
  原因很简单,六人小组如果需要二人去执行任务,或者最简单的,就是让二人配合取笔录,一般也是派默契度最高的两个人参加。
  比如说,燕雨小组,肯定是燕雨和陆令,尽可能地拿到高分!
  一个二人小组如果答对了10道题,那要比三个二人小组都答对了5道题分数还要高!
  也就是说,六人团队,依然允许内部超强小团队出现,这才符合实际办案需要。毕竟取笔录不可能六个人去吧!
  而且,小组要有分工!
  很快地,每个组都选了两个人出来,陆令和燕雨就站了出来。
  燕雨负责表达,陆令负责猜。
  这个教室是个阶梯教室,能容纳150人左右,很大,现在15组人,每个组间隔一米,还是能站开的。
  每个小组的题是一样的,但是顺序是不一样的。回答者要把答案小声告诉教官,因为顺序不一样,旁边的人听到了也没用。而且,旁边的人也不能确定听到的是对的还是错的,如果有人格外注意旁边人的声音,反而容易丢失自己的信息。
  陆令看着燕雨,就不知道为啥特别想笑。
  这种事想笑实在是太自然了。
  想象一下,如果你们班搞这种活动,你和同桌被叫上了台子上,然后他做表情你来猜,相信我,你肯定也会笑。
  就是不知道为何要笑,但就是觉得开心。
  燕雨是个正经人。
  看到陆令笑,她就很奇怪,是自己脸没洗干净?
  陆令看着燕雨一脸正经,而且有些疑惑,也就不笑了,很快稳定住了情绪。
  开始!
  教官给燕雨看了第一张A4纸。
  这个A4纸上面只有三个字。
  “等一下。”
  这个非常简单,燕雨稍微有一点表情,和一点小动作,陆令就明白了,和教官小声说了答案。
  教官没有说啥,记录了答案,接着给燕雨看了第二张A4纸。
  “这个人在骗我们。”
  像这样的A4纸,陆令不需要一字不差,只需要意思没错就行。能获取信息素即可。
  这样的表述,对燕雨依然不难,二人曾经合作过取笔录,这确实太简单了。
  陆令一秒钟就看出了燕雨的意思,跟教官说出了答案。
  教官有些惊。
  虽然说这些不难,但是也太快了吧!还有那个燕雨,那确实是小动作,他都没看清楚是啥动作!
  这特么漏题了吧!
  深呼一口气,教官给燕雨看了第三张。
  “你唱红脸,我唱黑脸。”
  这个就有些难了。
  别看这句话很简单,想表达给队友,并不容易。一般来说,真的要审讯嫌疑人,也是表达完动作后,再主动唱几句黑脸,才能让队友领会。但是在这里,没有这样的机会。
  燕雨给陆令表达了一个“你夸他,我凶他”的动作,陆令还是秒懂,给教官说:“你唱红脸,我唱黑脸”。
  他妈的,一个字都不差!肯定是漏题了!
  深吸一口气,教官拿出了第四张。
  “15秒后,立刻动手。”
  这是执行一些任务的简单指令。
  这个也不难,陆令很快给教官说道:“15秒后,迅速动手。”
  第五张。
  “如果对方想动手,我上,你呼叫增援。”
  教官觉得这个有难度了。
  如果,对方,想,动手,我,上,你,叫增援。
  八个信息素,错一个,都不全面。
  看到这个,大家可以尝试着用手和眼神,自己演戏试一下。
  这个其实难度也不大,大部分没有接受训练的普通人,依然可以靠手势和眼神,表达“对方,动手,我,上,你”这五个信息。
  但很可能表达混乱,也可能表达得手舞足蹈。
  燕雨和陆令不存在这种情况,真的就是几个眼神和两个小手势。
  “要是对方有动手的想法,我去对付他,你去喊人。”陆令给教官说道。
  教官明白了。
  你们俩夫妻档是吧!
  ...
  大概两分钟,陆令这一组,就搞完了。
  教官一脸无语。
  全对。
  这里还有一个规则,只有教官知道。就是一个题目里,如果有3个以上的信息点,主要信息答对,且答对总信息点的三分之二,就算是得分。
  但陆令和燕雨这边,几乎没有错的信息。
  这特么...
  教官终于明白,为啥这俩人是第一第二了。他也第一次有了游少华当初的感触,有些天才,是你靠十几年工作经验,都追不上的...
  一直过去了五分钟,所有人都结束了。
  “报数。”
  “学号33、36,得分15分。”
  “学号49、53,得分21分。”
  “学号79、84,得-->>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