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胤祉立刻道:“找陈梦雷!陈梦雷学问好!”

小胤禛绞尽脑汁思考有没有他印象比较深刻的汉臣的名字,哥哥们都说了,他不能不合群。

他犹豫了一会儿,道:“李光地师傅说话很好听,可以学。”

小胤祺两眼茫然。对不起,他现在都没有记清楚教皇子的师傅们叫什么。

胤礽道:“李光地和陈梦雷虽是同乡,但关系不怎么好;徐乾学、徐元文、徐秉义是顾炎武顾先生的外甥,可以与他们交流顾先生的思想,徐乾学学记问最好,但徐元文和徐秉义品行更佳……”

胤礽将朝中汉臣一一点评,既是说给唐甄听,也是说给弟弟们听。

这些话是康熙暗示他说的。

皇子们一一入学,难免和教书师傅们有交情。康熙虽不教皇子们帝王心术,也不想自己的儿子被人蒙骗。

康熙没空教导儿子们这些事,在和杜立德写信之后,就让胤礽代他教导皇子们朝堂之事。

唐甄将太子的提点一一记在心中,离开畅春园的时候,后背都汗湿了。

他看了一眼将要暂住的同乡,同乡摘掉官帽,头发都湿成一缕一缕,比他汗还多。

两人对视一眼,不由同时笑出声,生疏少了不少。

他们互相见礼,发现对方都是名人后裔。

唐甄是明初大儒,帝师唐瑜子孙;庶吉士姓苏,籍贯眉山,是北宋三苏族人。

两人都有显赫的祖先,相处时互相恭维的语气都真切不少。

庶吉士苏泽感叹道:“早听闻太子殿下聪慧无比,今日一见,方知传言竟不比现实夸张。”

唐甄打趣道:“只是太子殿下对众臣评价流出后,不知那些大人们如何面对。”

苏泽道:“以皇上英明,或许皇上是借太子之口敲打他们。”

说到这,苏泽忍着笑道:“徐家三兄弟,长兄学问最好,品德却不如弟弟,徐乾学恐怕要寝食难安了。”

唐甄道:“不过太子评价之人中,怎么没有高士奇大人?我进京后,听京中都传高士奇大人是皇上面前第一宠臣。”

苏泽讥笑:“太子点名的都是皇子师,高士奇怎堪为皇子师?”

唐甄明了。那高士奇大概是个佞臣般的人物。

苏泽科举刚放榜,因科举名次不错,再加上眉山苏氏的出身,立刻就被朝中重臣榜下捉婿“绑”回了家。那重臣是一员汉将,和现在当大学老师当得不亦乐乎的赵良栋关系不错。

苏泽背靠岳家,在京中有一处大宅子。他十分慷慨地单独给了唐甄一个带花园的小别院,让唐甄可以随意带朋友来玩。

苏泽笑道:“我也能蹭蹭唐先生这封书信,多认识一些朝中重臣。”

唐甄失笑。不愧是苏家后人,真会说话。苏泽这么一说,他心中寄居的窘态都没了。

唐甄在苏泽家中闭门了两日,与苏泽交流了学问和京中之事后,才开始访“友”。

京中汉臣们已经得到了消息,一个个在家中焦急等待,很担心唐甄拜访的人没有自己。

那可是太子书写、皇子们联名的推荐信。信中的名单,可能就是皇上心尖尖上的人!如果没有自己……如果没有……如果……

汉臣们头皮都麻了。

康熙和常泰一边喝酒,一边挼着小太子的脑袋笑道:“每次一科举,各个籍贯的汉臣们就开始相互争夺。朕不给他们找到事烦恼,他们就会给朕添烦恼。”

常泰给康熙满了一杯葡萄酒。

胤礽为了康熙的健康,提前把康熙的爱好改成了葡萄酒,并且死死盯着康熙,不准康熙贪杯。

康熙很想贪杯。

于是宫廷里酿造了低度葡萄酒,康熙的贪杯就不叫贪杯了。

“不知道唐先生能不能承担得住这样的压力。”常泰有些担心。

康熙道:“他记若不能承担起这样的压力,朕怎么放心让他辅佐你?你说呢?保成?”

胤礽道:“唐先生前半生颠沛流离,做什么都失败,仍旧壮志未改。他被舅舅赏识并面圣之后不卑不亢,没有因欢喜失态。极悲和极喜他都经历过,现在这点-->>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